《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创新型规划教材:仪器分析》结合“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学目标、指导大纲和几年来实施项目化教学方法改革的工作经验,安排了绪论、项目化教学和其他分析方法等教学内容。其中项目化教学内容有光学分析法、色谱分析法和电化学分析法,包括背景知识、项目化教学参考方案和习题。选编的入门项目、基础项目和自主项目在仪器分析技能操作和理论知识的掌握上体现了层层递进、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特点,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创新型规划教材:仪器分析》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化学、医学、生物、环境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化工、环境等工作的人员参考使用。
“仪器分析”是高等院校化学、医学、生物、环境等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状态和结构的分析测试及表征方法的学科。它在化工产品、食品、药物、环境等学科中得到广泛应用,实践性极强。
本教材的几位编者深入企业进行岗位调研,结合“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学目标、指导大纲和几年来实施项目化教学方法改革的工作经验,安排了绪论、项目化教学和其他分析法等教学内容。其中项目化教学内容有光学分析法、色谱分析法和电化学分析法,包括模块背景知识、项目化教学参考方案和习题。选编的入门项目、基础项目和自主项目在仪器分析技能操作和理论知识的掌握上体现了层层递进、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特点,服务于全面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使用者可结合教学实际情况设计工作场景,转换教学者与学习者的角色,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意识以及表达能力的培养。附录中提供的学生成绩评定的方案仅供参考。其他分析法的编写使本教材涉及的仪器分析方法内容比较全面,可供使用者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选择,旨在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提升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潜能。
本教材由李继萍担任主编,莫国莉担任副主编,许哲峰、吴海霞参与编写。李继萍编写了项目化教学中的模块二和其他分析方法部分的红外吸收光谱法、质谱分析法。项目化教学中的模块一、附录由许哲峰编写;项目化教学中的模块三、其他分析方法部分的库仑分析法由吴海霞编写;项目化教学中的模块四、五、六由莫国莉编写。李赞忠教授为本教材编写了绪论,帮助搭建了教材的框架结构。全书由尤美云、石艳菊和李赞忠审阅,这三位主审在项目选定方面和教学组织过程中提供了许多建设性的宝贵意见和无私的帮助,编者在此深表谢意。本教材所引用的资料和图表的原著均已一一列人参考文献,在此向原著作者致谢。本教材的编写还得到了赵幼琨、李纯毅、殷刚等专家的帮助与支持,一并表示感谢。
限于编者的肤浅教学经验,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错误,恳请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不胜感谢。
绪论
项目化教学
模块一 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
一、背景知识
二、项目化教学参考方案
习题
模块二 原子吸收光谱法
一、背景知识
二、项目化教学参考方案
习题
模块三 电位分析法
一、背景知识
二、项目化教学参考方案
模块四 气相色谱法
一、背景知识
二、项目化教学参考方案
习题
模块五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一、背景知识
二、项目化教学参考方案
习题
模块六 综合项目
一、综合项目一:景观水的部分水质指标的测定
二、综合项目二:乳制品中部分质量指标的测定
其他分析方法
一、红外吸收光谱法
二、库仑分析法
三、质谱分析法
习题
附录
附录一 国际相对原子质量表
附录二 标准电极电位表
附录三 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
附录四 项目化教学成绩评定参考评分表
附表1 项目组任务得分表
附表2 单项任务评价表
附表3 组员工作表现自评表
附表4 工作组成员互评表
附表5 组长对组内成员评价表
附表6 测试中心主任对工作组组长评价表
附表7 项目工作汇报答辩评价表
附表8 学生学期总成绩得分汇总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