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儒学与历史世界
义利之际: 道德原则与历史判断以唐代维州事的评判为例/
儒学原理的具体化读《〈春秋〉与汉道》/
从有贬无褒到《春秋》尊王孙复《春秋尊王发微》的思想与注释手法/
程颐《春秋传序》疏解及朱子对其的理解/
父子相敬与父子相亲哪吒背后的古今人伦/
《左传》中的仁/
明器可能的义理诠释/
中篇哲学与思想动力
体性与体用/
孔颜乐处与宋明理学的展开/
《朱子语类》与朱子学/
作为工夫论的朱子学与阳明学的兴起/
从生死考验到道德觉悟/
万物一体与孔氏家何心隐友伦诠释的哲学维度及其现代意义/
从庄子的混沌与知出发冯友兰先生对道家思想诠释的一个视角/
张岱年先生的张载诠释/
下篇传统与现代世界
列文森的剃刀传统文化与普遍性/
儒家伦理与社会儒学儒学义理与中国社会的互动/
从文化心理与文化自觉看儒家伦理的当代挑战/
元亨之际的文化思考陈来先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
创新性发展/
走向世界与未来的朱子学研究/
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深化与开拓《中国哲学史》杂志与近四十年的中国
哲学研究/
附录
从赵氏孤儿到赵氏孤儿/
格物与天理朱熹如何认识这个世界/
青年王阳明/
互联网时代的存在物《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的现代重构/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