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第一本电影放映史著作,本书通过对大量史料的挖掘和梳理,将1949年以前的中国电影放映史分为五个阶段,详细介绍了各个阶段的发展概况和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本书借助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将电影放映置于电影场域之中,深入分析影响电影放映的四种主要话语,即商业话语、大众话语、启蒙话语和意识形态话语。纵观中国早期电影放映史,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还是市场,抑或是媒体、知识分子,以及社会舆论,都对电影放映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诉求,使其成为承载多重话语的文化实践。
林吉安,电影学博士,曾赴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参加博士联合培养。现任教于华中师范大学,兼任湖北高校电影工作委员会理事、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会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电影史论、电影社会学。现已在《电影艺术》《当代电影》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并著有英文专著War, History, Memory:Rewriting the Second Sino-Japanese War on Chinese-Language Films(Scholars’ Press,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