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酷热、干旱、洪水、暴雨、海平面上升等重大气候问题频发,气候问题开始在全球受到广泛的关注。经过政府、学界等多方面的研究与讨论,全球逐步达成了共识,认为全球变暖是引起灾害性气候问题多发的直接原因,而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以二氧化碳为主要构成部分的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过高。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成为全球公认的解决气候问题的根本举措。
解决气候问题是与全人类未来命运息息相关的命题,全球已为治理气候变化付出了巨大努力。1992 年,国际社会形成了第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国际气候合作协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立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划分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气候减排义务标准。1997 年,各国签署了第二个重要的国际气候协议《京都议定书》,对主要发达国家截至2012 年减排温室气体的措施做出了具体规定,确定了自上而下的强制减排机制。2015 年,全球形成了第三个重要的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法律文本《巴黎协定》,
确定了2020 年以后的全球气候治理框架,明确将升温幅度控制在工业化水平2℃,并努力实现1.5℃的目标。在《巴黎协定》框架下,2020 年9 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提出双碳目标,即中国力争2030 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正式拉开了我国走向碳中和的序幕。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依然肩负着发展经济的重任,且能源结构以化石能源为主,实现碳中和面临多方面的困难。即便节能减排、能耗双控等工作已推进多年,但直接以碳排放为管理对象的碳减排工作依然处于初期,政府、行业、企业等主体对于如何开展碳中和工作依然处于探索阶段。为给上述主体开展碳中和提供参考,中大咨询开展了系列研究,本书便是中大咨询对碳中和的初步研究结论与认识。
本书主要从宏观、行业、企业三个视角分析碳中和。
第一章从宏观视角出发看双碳目标。首先从双碳目标提出的背景出发,介绍为什么要减少碳排放,以及减少碳排放对全球和我国的意义;其次从总量、区域、来源等视角分析全球与我国碳排放的现状,介绍全球和我国已经取得的减排成果和未来减排工作中将要面对的挑战;最后对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碳减排政策体系进行综述,总结归纳各经济体减碳政策的特征与作用路径,并提出对我国建设碳减排政策体系的启示。
第二章从行业视角出发,首先聚焦电力、钢铁、交通、建材、建筑五个碳排放较高的典型行业,讨论这些行业在双碳背景下的发展趋势与减排路径;其次结合具体案例介绍典型的产业载体产业园区的碳中和路径;最后关注在双碳目标提出后,我国开始运行的全新交易市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介绍我国全国和各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现状,并结合欧盟、美国、韩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历程与发展模式,研判未来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主要聚焦碳汇、CCUS、碳交易和绿色金融三个降低碳排放的辅助手段。本章介绍当前常见碳汇的主要类型和CCUS 的发展现状,并阐述碳汇和CCER 之间的关联;同时,概述我国绿色金融的概念、发展历程与发展现状,并梳理常见绿色金融工具的发行与适用条件。
第四章从企业视角出发,分别选取电力、钢铁、交通运输、建筑、建材、石化、通信几个领域内的降碳标杆企业,从战略、业务构成、运营方式、组织结构、管理体系等方面系统性分析标杆企业的降碳经验,为行业内的其他企业提供参考。
最后,我们在附录中提供了与碳达峰碳中和相关的各类名词解释,同时总结了企业核算碳排放量的通用方法论,便于读者查阅。
碳达峰碳中和带来的是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求我国的经济发展动能、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技术创新方向、企业生产经营方式做出根本变革,同时还对资本投向、金融市场投融资支持、低碳减排政策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对政府、企业以及经济社会系统中的每个主体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各行各业需要尽快达成共识,分工协作,以顺利实现双碳目标。
前言
第一章 宏观概览全球碳排放现状与减碳政策概览 /001
第一节 厘清定义:双碳产生背景与基本概念
·为什么要减少碳排放
·我国为何需要控制碳排放
·何为碳达峰和碳中和
·实现双碳目标对我国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我国应对碳排放增加采取的措施
·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
第二节 现状概览:世界碳排放现状与问题分析
·全球碳排放现状概览
·中国碳排放现状概览
第三节 政策综述:全球主要经济体减排政策分析与启示欧盟、美国、日本
·欧盟减碳政策发展历程与评价
·美国减碳政策发展历程与总结
·日本减碳政策发展历程与政策评价
·减碳政策启示
第四节 中国节能降碳政策演变脉络梳理
·政策演变脉络梳理
·双碳未来政策趋势
第二章 行业分析高排放行业的发展趋势与降碳路径 /093
第一节 电力行业:源网荷储多点发展,体制改革协同推进
·为什么电力行业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最重要抓手
·中国电力行业的碳来自哪里
·双碳目标下,电力行业将会走向何方
第二节 钢铁行业:绿色钢铁是如何炼成的
·钢铁中国制造业的主要碳排放源
·钢铁行业的碳来自哪里
·钢铁行业碳中和的路径与困境
第三节 交通行业:交通运输行业的绿色未来
·交通运输行业面临巨大的碳排放压力
·交通运输业实现双碳目标的主要路径
第四节 建材行业:碳排放大户水泥行业如何跑赢双碳赛道
·水泥产量位居高水平,行业碳减排任务艰巨
·水泥行业碳排放源头追溯
·双碳背景下,水泥行业如何寻求高质量低碳发展
第五节 建筑行业:绿色低碳建筑的自我修养
·城市化进程加速建筑全过程碳排放,行业脱碳任务紧迫
·建筑碳排放从何而来
·绿色低碳发展方式助推建筑领域实现碳中和
第六节 园区:解码标杆园区绿色发展,探索园区碳中和公式
探索园区碳中和是双碳目标实现的必然要求
多维度推进各类园区碳中和
园区绿色低碳发展重点方向
第三章 降碳助手碳汇、CCUS 与绿色金融 /181
第一节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鉴他山之石,辨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
·为什么要有碳交易
·全球碳交易市场概览
·我国碳市场发展历程与未来趋势
第二节 碳汇与碳捕获、利用与封存:碳中和道路上的最强辅助?
·揭开碳汇的神秘面纱
·固碳方式:不仅仅局限于植树造林
·CCER 项目:生态碳汇转化为碳交易产品
·CCUS 技术:极有可能是碳中和后期的大功臣
第三节 绿色金融:碳中和的资本支持工具
·什么是绿色金融
·绿色金融对碳中和的作用
·绿色金融工具在实体企业中的应用实例
·绿色金融的发展建议
第四章 微观研究标杆企业降碳工作面面观 /241
第一节 助力电力脱碳:意昂战略转型下的低碳发展
·欧洲碳中和,意昂推进低碳发展
·多措并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绿色低碳发展的启示
第二节 推动钢铁脱碳:中国宝武打造低碳钢铁航母
·中国宝武布局低碳发展
·宝武多维度推进低碳发展
·宝武低碳布局启示
第三节 打造零碳走廊:敦豪建设绿色低碳物流体系
·敦豪践行绿色低碳发展
·低碳发展路线
·三步助力交通运输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第四节 智造低碳水泥:海螺水泥专注布局低碳发展
·海螺水泥低碳布局的必要性
·海螺水泥低碳发展布局
·海螺水泥低碳布局启示
第五节 迈向零碳建筑:万喜多措并举推进建筑降碳
·万喜低碳发展的必要性
·万喜低碳发展布局
·万喜低碳发展启示
第六节 石油企业降碳:英国石油公司低碳转型之路
·BP低碳转型的背景
·BP低碳转型路径
·转型启示
第七节 数字通信降碳:华为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华为以绿色环保理念为指引的绿色低碳发展道路
·华为绿色低碳发展实施方案
·ICT 企业可参考华为经验,推动行业整体减碳
附录 /321
附录Ⅰ 有关双碳的一切:双碳热词解析
·双碳目标相关名词
·气候变化相关名词
·碳排放与碳吸收相关名词
·低碳相关名词
·绿色金融相关名词
附录Ⅱ 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简介
·企业核算温室气体的意义
·核算主要方法:计算与在线监测
·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指南简介
·企业核算温室气体的步骤
后记 /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