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共8章,以江苏省扬州市为例,对乡村振兴的时空布局和人才培育进行了系统性、实证性研究。
上篇“乡村振兴的时空布局”,分为时间轴和空间轴两个层面,首先从时间轴入手,阐明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新时代背景、时代意义、时代要求,其次从空间轴入手,分析了扬州市乡村振兴的载体——美丽乡村、数字乡村、特色小镇建设中的成绩与不足,并提出对策建议。
下篇“乡村振兴的人才培育”,从“人才链、创新链、价值链、效益链”入手,系统分析了乡村振兴中的高素质农民培育问题,从职业农民到高素质农民概念迭代、培育模式创新、校友资源开发、培育效益分析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对策建议。
本书作者的 “三农” 研究成果较为丰富, 近年, 其主持或主要参与的研究成果 《高素质农民 “三维度” 培育模式创新及其推广研究》 《扬州特色小镇公共政策的优化研究》 先后被江苏省人民政府评为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二等奖、 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研究成果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江苏美丽乡村建设研究》 《乡村振兴视域下江苏特色小镇公共政策优化研究》 先后被江苏省委农办、 省农业农村厅评为省农业软科学课题研究成果二等奖、 省乡村振兴软科学课题研究成果二等奖。有了这些研究的积淀,本书值得此领域学者仔细研读,可为读者提供良好的内容参考。
《乡村振兴的时空布局与人才培育———以江苏省扬州市为例》 一书是2022 年度扬州市社科重大课题资助出版项目 (扬社联 〔2022〕 47 号)、 江苏省新时代基层党建与区域治理研究协同创新基地 (苏社联发 〔2020〕 96 号)、江苏省种植养殖业安全环境技术及装备工程研究中心 (苏发改高技发 〔2020〕1460 号) 支持项目、 国家开放大学 “十三五” 规划重点课题 《乡村振兴战略下江苏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 (G18A1423Z)、 扬州市职业大学科研重点课题 《基于 “微更新” 理念的高校老校区开发利用研究》 (2018RW01) 的研究成果。全书分为上下两篇共 8 章, 以江苏省扬州市为例, 对乡村振兴的时空布局和人才培育进行了系统性、 实证性研究。 上篇 “乡村振兴的时空布局”, 分为时间轴和空间轴两个层面, 首先从时间轴入手, 阐明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时代背景、 时代意义、 时代要求, 接着从空间轴入手, 分析了扬州市乡村振兴的载体———美丽乡村、 数字乡村、 特色小镇建设中的成绩与不足, 并提出对策建议。 下篇 “乡村振兴的人才培育”, 从 “人才链、 创新链、 价值链、 效益链” 入手, 系统分析了乡村振兴中的高素质农民培育问题, 从职业农民到高素质农民概念迭代、 培育模式创新、 校友资源开发、 培育效益分析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并提出对策建议。
在本书写作过程中,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袁帅, 扬州市职业大学谈永祥、黄瑞、 张军、 蒋丽、 王丹、 陈君、 李颖、 杨剑钧, 扬州市委农办、 扬州市农业农村局袁强华、 王伟业,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李成忠等同志提供了大量素材, 袁帅、 蒋丽、 陈君、 李颖等参与了部分书稿撰写, 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同行的著作、 论文, 由于篇幅有限, 不能一一列举, 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中国财富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和指导, 特别是王波社长以及李彩琴主任对书稿进行了精心指导, 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劳动, 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当然, 本书仅是对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部分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 还有大量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化研究, 由于水平有限, 书中难免存在错漏之处, 敬请专家、 同行和读者批评指正!
袁 刚
2023 年 9 月 11 日
袁刚,扬州市职业大学副研究员、江苏省新时代基层党建与区域治理研究协同创新基地副主任。主持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省高校社科联发展专项重点课题等省、厅级课题22项;在北大核心期刊、CSSCI收录期刊、省级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9部;获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二等奖、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省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等省厅级奖项26项;先后受聘为农业农村部高素质农民培训(扬州)项目首席专家、中央财政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高邮)项目领导小组成员,并获评江苏省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
上篇 乡村振兴的时空布局
第一章 时间轴: 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战略 …………………………………… 3
第一节 新时代与乡村振兴新战略 ………………………………………… 3
第二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意义 …………………………………… 7
第三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要求 …………………………………… 9
第四节 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内涵 …………………………………… 17
第二章 空间轴: 美丽乡村建设 ……………………………………………… 34
第一节 美丽乡村建设概况 ………………………………………………… 34
第二节 扬州市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38
第三节 扬州市美丽乡村建设必须对标
《美丽乡村建设指南》 ………………………………………………………… 40
第四节 扬州市美丽乡村建设必须紧扣的量化指标 ……………………… 49
第五节 扬州市家庭农场建设调研 ………………………………………… 58
第六节 扬州市美丽乡村建设对策建议———与台湾省的比较 …………… 66
第三章 空间轴: 数字乡村建设 ……………………………………………… 76
第一节 扬州市以 “六大工程” 推进数字乡村建设……………………… 76
第二节 村域尺度农产品电商空间演化及机理———以扬州高邮为例 …… 83
第三节 打造智慧村部党建系统———以扬州江都区为例 ………………… 95
第四章 空间轴: 特色小镇建设 ……………………………………………… 99
第一节 乡村振兴战略与特色小镇 ………………………………………… 99
第二节 特色小镇的公共政策 …………………………………………… 104
第三节 扬州特色小镇建设现状 ………………………………………… 120
第四节 乡村振兴战略下特色小镇发展对策 …………………………… 125
下篇 乡村振兴的人才培育
第五章 人才链: 从职业农民到高素质农民 ……………………………… 133
第一节 概念与理论基础 ………………………………………………… 133
第二节 国内外农民培育的经验及启示 ………………………………… 143
第三节 高素质农民培育的实证分析 …………………………………… 155
第四节 高素质农民培育的模式选择与对策建议 ……………………… 163
第六章 创新链: 高素质农民培育新模式 ………………………………… 174
第一节 扬州职大 “三维度” 培育模式 ………………………………… 174
第二节 江苏盐城 “五位一体” 培育模式 ……………………………… 182
第三节 江苏省农广校 “半农半读” 培育模式 ………………………… 192
第四节 江苏牧院 “种养游跨界 产教研融合” 培育模式 …………… 204
第五节 江苏农林职院 “定制村干” 培育 ……………………………… 212
第六节 江苏省其他培育模式 …………………………………………… 215
第七章 价值链: 农民培训校友资源开发与利用 ………………………… 223
第一节 校友资源概述 …………………………………………………… 223
第二节 农民培训校友资源在高职中的应用
———以就业创业教育为例 ……………………………………… 226
第三节 高素质农民培育中的校友典型 ………………………………… 233
第八章 效益链: 高素质农民培育效益分析 ……………………………… 240
第一节 经济效益 ………………………………………………………… 240
第二节 社会与生态效益 ………………………………………………… 247
第三节 青年农场主培训班跟踪分析报告 ……………………………… 249
参考文献 ……………………………………………………………………… 254
家庭农场主应运用多种营销手段。 一是准确提炼农产品卖点。 农产品卖点是指农产品别出心裁、 与众不同的特点, 有了卖点, 可以加快消费者购买决策, 使他们对自己的选择更满意。 家庭农场主在提炼农产品卖点时,要以更好地满足目标消费者需求为核心, 从产品本身的性能入手, 如口感、形状、 服务, 也可以从消费者更高层次的需求入手, 如卖梦想、 卖公益等。这些卖点要用语言清晰地表达出来, 才能方便地向目标消费者进行有效传达。
二是努力拓宽销售渠道。 不仅要利用好已有的农业合作组织、 农业经纪人、专业农产品市场等销售渠道, 还要利用互联网平台积极开展线上销售, 如微商或成熟平台上的网店形式, 还可以是农产品社区直销, 多管齐下畅通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三是加强农产品的推广。 家庭农场作为小微企业, 承担不了高额推广费用, 因此市场推广手段应突出低成本的特点, 如口碑传播、 微信朋友圈传播、 QQ 群传播、 抖音传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