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自身在空间上的关联性、流动性和不可分割性,以及环境污染在时间上的连续性,决定了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系统性。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治理逐步构建"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公众参与、媒体监督"的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体系,促使相关主体共同承担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责任。本书将宏观统计数据和微观调研数据相结合,通过宏观统计数据探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公众生态环境保护的行为逻辑与实践机制,通过微观调研数据分析公众采纳公私领域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明确消费和生产环节在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明晰政策规制等政府行为对公众环境保护行为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机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其他项目"推进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