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怒江峡谷段城镇场址地质风险评价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全书共11章,第1章 地质安全风险评价国内外研究进展,介绍高位复合型链式灾害成灾机理研究进展、高位复合型链式灾害早期识别与监测研究进展、活动断层及其避让距离研究进展、建设场址地质安全风险评价研究进展等方面;第2章 区域地质环境背景,介绍高山峡谷区自然地理、地层岩性及工程地质岩组、地质构造与新构造运动、水文地质等相关内容;第3章 怒江峡谷段河谷演化特征,介绍峡谷段河谷演化过程、孕灾条件分析等内容;第5章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包括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地质灾害分布规律等;第6章 地质灾害动态稳定性动态评价;第7章 典型地质灾害稳定性分析与风险区划研究,庄房滑坡变形特征与风险评价等;第9章 活动断裂安全避让距离与风险区划研究,活动断裂分布特征,阐述活动断裂安全避让距离确定方法、 活动断裂风险区划等内容;第10章 高位复合型链式灾害失稳模式与成灾机理研究,介绍高位复合型链式灾害触发机理、高位复合型链式灾害成灾机理等;第11章 高位复合型链式灾害早期识别方法及防控措施研究,介绍复合型链式灾害诱发因素及启动阈值、复合型链式灾害的早期识别方法、复合型链式灾害的防控关键技术等。
获"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优秀报告三等奖",2002年,排名第四;获"中国公路学会一等奖",排名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