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造影虽然为冠脉检查的金标准,但其无法对血管功能学指标进行检测,在特殊病变尤其是血管临界病变的诊断中存在高估或低估病变的可能。此时生理学检查指标最大血流储备分数FFR便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而传统测量手段FFR导丝操作繁琐同时存在造成血管夹层等并发症风险。无需侵入冠脉的caFFR在此作为最新的血管功能学诊断手段应运而生,其兼具准确性及安全性,本书重点介绍其原理,操作及其临床应用。适用于内科医生、心血管病医生以及临床医学相关住院医师,规培生、研究生、同时也适用于医疗器械工程师,研究人员等。
在国内外高水平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心血管专著3部,参编10余部,心血管专利发明10余项。近三年以通讯作者在Circulation, J Mol Cell Cardiol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生导师,医学博士。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专项引进人才。心血管专利发明10余项。
现为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冠脉介入学组委员,美国心脏病学院/欧洲心脏学院院士,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心脏结构与代谢专业委员会主委,北京精准医学会秘书长,中国老年学会心血管精准医疗专委会常委,复杂冠脉病变介入治疗渤海论坛、京津冀精准医学平台的组织者和发起人,中国整合医学会天津分会心血管专科主任委员
第一篇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caFFR)临床应用
第1章 基于造影的功能学检测技术的发展
第2章 基于造影的功能学指标-caFFR
2.1、caFFR系统介绍
2.2、caFFR导管室布局
第3章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测量系统(caFFR)标准操作
3.1、caFFR系统操作流程
3.2、caFFR系统测量造影要求
3.3、caFFR系统具体操作流程
第4章 caFFR测量系统操作细节规范
4.1、病变判断
4.2、分割帧的选取
4.3、分割路径终点的设置
4.4、增加路径标记点
4.5、轮廓线调整
4.6、针对分叉段的处理
4.7、狭窄段
4.8、参考管径选取原则
4.9、流速计算规则
第5章 caFFR系统临床适应症
5.1、稳定型冠心病患者
5.2、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第6章 caFFR测量系统培训
6.1、对术者培训要求
6.2、对技师培训要求
第7章 caFFR临床研究介绍
第8章 冠脉微循环功能及冠状动脉造影微循环阻力指数caIMR
8.1、冠脉微循环功能
8.2、冠状动脉造影微循环阻力指数caIMR
第9章 其他冠脉生理学评估参数
第二篇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caFFR)临床应用病例
病例1 caFFR指导前降支临界病变
病例2 caFFR指导前降支临界病变
病例3 caFFR指导回旋支临界病变
病例4 caFFR指导DCB应用于冠状动脉原位小血管
病例5 caFFR评估多支临界病变
病例6 caFFR指导串联病变
病例7 caFFR指导多支远段血管弥漫病变介入治疗
病例8 caFFR指导DCB应用于ISR病变
病例9 caFFR在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
病例10 caFFR指导分叉病变边支球囊拘禁后的介入策略
病例11 caFFR评估LM-LAD支架植入术后LCX开口受累功能性意义
病例12 caFFR及IVUS联合指导下LAD病变
病例13 caFFR在medina分型(0,1,1)分叉病变中的灵活使
病例14 caFFR指导LAD-D真性分叉病变
病例15 caFFR及OCT联合指导下LAD病变
病例16 钙化病变经旋磨后采用caFFR评估指导
病例17 caFFR指导STEMI患者完全血运重建治疗
病例18 caFFR指导下放弃PCI转CABG
病例19 caFFR精准评估post-pci治疗效果
病例20 caFFR指导前降支狭窄合并肌桥
第三篇 caFFR 66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