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代学者以通识视野全面解读。吴兆路教授是《水浒传》研究方面的资深学者,至今已有30余年学术积累。他在书中用通畅浅近的语言,既介绍《水浒传》的历史原型、成书脉络,又深度解读小说文本,探讨和澄清了小说的丰富内涵、作者及版本疑团,旁及小说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囊括《水浒传》研究的诸多方面。
2.刷新认知,变熟知为真知。大众多从影视改编作品熟悉《水浒传》,而对其文化背景和内在意蕴多有不知,如梁山水泊真有其地吗?水浒故事真有其事吗?《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吗?为什么说“少不读《水浒》”?梁山好汉为什么一定要被招安?鲁智深从不恪守清规戒律,为何还被赞为“佛”?深入阅读,会发现一个意想不到的水浒世界。
3.历史视野与新颖角度。立足当下看古代,容易失之偏颇;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才能不偏不倚。譬如以今天的眼光看待宋江,会认为其“愚忠”“虚伪”,作者则将人物置于历史背景中,认为宋江一心想要招安,是小说严格遵循了历史唯物主义和现实主义笔法的结果,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同时,对于一些老生常谈的话题,另辟蹊径,饶有新意,如通过梁山上那杆“替天行道”的杏黄旗来认识“忠义”之主题。
4.意蕴丰富,多层次分析。绿林好汉的故事打破了日常叙事,人人爱看,有人看到的是快意恩仇的故事,有人看到的是形形色色的人物,有人看到的是古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有人看到的是历史发展的规律。这本通识从大众为何喜欢鲁莽的李逵而不喜欢忠义的宋江,到招安结局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在在进行了多视角多层次分析,各年龄段读者阅读本书,能达到浅者浅得、深者深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