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有长达四千多年的历史,其字体演变的过程非常复杂。启功先生在写字、看书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不明白的问题,比如大篆、小篆、籀文、隶书,它们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等等。为了弄清这些问题,启先生把这些问题都记下来, 1961年开始写,在写的过程中,一个问题往往又会带出另一个问题,后来渐渐地,就形成了这本书。1964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1999年,启功先生再次对此书进行了修订和补充。
为使本书更具可读性,将香港《书谱》杂志约启功先生连载的《汉字书法心得》作为附录一并出版。
启功先生这本书是汉字字体学领域的经典之作,书中对看似混乱的字体演变历史做出了精辟而透彻的结论。对于书法爱好者来说,可以了解历代不同字体的特征,也是一本十分重要的参考书。本书在文后附近百张古代字体实物的图片,便于读者对照阅读。内页附陈垣先生题签及启功先生手稿,更具收藏价值。
启功(1912-2005),满族,爱新觉罗氏,字元伯,又作元白。北京人。书画家、文物鉴定家、教育家、诗人。曾任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参议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
目录
古代字体论稿
一、问题的提出
二、考察的起点
三、八体、小篆
四、籀文、大篆
五、古文
六、科斗书
七、鸟虫书、虫书
八、隶书、左书、史书
九、八分
十、草书、章草
十一、余论
后记
汉字书法心得
一、论笔顺
二、论结字
三、论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