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型模式:成就专精特新企业的底层逻辑 [中]丁威旭 [美]李平
定 价:¥79
中 教 价:¥47.40 (6.00折)
库 存 数: 32
VUCA 时代,面对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企业如何保持竞争优势、长期生存成为难题,传统管理方式正在逐渐失效。在新的国内外竞争环境下,不断塑造自身的优势和赢得新机遇成为破解之道,而专精特新企业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本书创新地提出适合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为专精特新企业的 T 型模式,并将其与前台、中台、后台的三台架构相结合,为中小企业梳理出清晰的发展路线图。本书还介绍了企业数字化能力建设的平台、模型和案例,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抓手。本书共分为 5 章,第 1 章介绍 T 型模式的概念和为什么采用这个模式,第 2 章介绍如何构建和实施 T 型模式,第 3、4 章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介绍政策、产业、资本如何赋能专精特新企业,以及企业内部如何提升数字化能力建设水平,第 5 章分析 6 个小巨人企业的 T 型模式设计。中小企业、北交所拟上市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关注产学研结合的企业家,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学者及产业投资人等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启发和帮助。
在当今 VUCA 时代背景下,企业面临着qian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随着商业环境的不断演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和经营模式正在逐渐失效。如何在充满变革的时代中保持竞争优势并实现长期生存,已成为每一个企业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在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企业在追赶西方先jin企业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中国企业管理经营水平距离世界一流企业仍有不少差距。专精特新化被认为是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从一个侧面来看,虽然中国专精特新企业在最近三年取得长足进展,但与德国及其他欧洲国家成熟的隐形冠军企业相比仍有很多不足。不言而喻,战略方向明晰之后,最难的就是选择具体战略路径。令人高兴的是,一些优秀的中国企业为其他企业的未来发展路径提供了独特启发,其关键在于如何把企业做大做强。例如,中国隐形冠军企业需要把企业规模做大,同时需要强化组织韧性,加强企业核心能力。为此目标,我们提出一个新的战略选择T 型模式。该模式特点在于,一方面企业持续纵向深挖技术与品牌护城河,类似深挖洞;另一方面则不断横向拓宽产品与客户体验的相邻应用场景,类似广积粮。对于企业来说,光知道深挖洞和广积粮形成 T 型模式是不够的,更多时候,需要对其背后的逻辑有一个基本认知,这样才能做到灵活应用。本书所探讨的内容,不仅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或管理理论,更是一种对未来企业发展路径的深入思考和探索。它旨在帮助中小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找到自身定位,塑造独特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本书的创作背景源于对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深入分析。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企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日益激烈,特别是在新的国内外竞争环境下,传统的经营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因此,中小企业急需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和经营理念来指导自身的发展。而专精特新正是这样一种符合时代需求的发展模式,它强调企业通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手段,形成具有独特竞争力的优势,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本书的创作意义在于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发展思路和解决方案。通过T 型模式的构建和实施,企业可以更好地整合资源、优化流程、提升效率,形成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同时,本书还深入探讨了企业数字化能力建设的平台和模型,为中小企业在数字化浪潮中抓住机遇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全书结构紧凑、内容丰富,从 T 型模式的理论基础出发,逐步深入到构建和实施的具体步骤,再到政策、产业、资本的赋能,以及企业内部数字化能力的建设,最后通过案例分析为读者提供生动的实践参考。每一章都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本书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框架。中小企业、北交所拟上市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关注产学研结合的企业家,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学者及产业投资人等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启发和帮助。 我们真诚地希望本书能够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和启发。在阅读本书时,建议读者结合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思考和运用,以达到最jia的学习效果。 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众多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的支持与帮助。在此,我们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感谢广大读者对本书的厚爱与支持!让我们携手共进,在 VUCA 时代里共同探索中小企业发展的新路径,共创美好的未来! 丁威旭、李平 (作者同等贡献,依据拼音音序排列) 2024 年 6 月
丁威旭博士为一位国际化学者,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硕士、日本立命馆大学博士、金蝶软件同济大学联合博士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Haas 商学院访问学者。曾任亿邦智库副院长、首席咨询顾问,现任吉林外国语大学创新创业学院讲师、永麒科技集团战略发展专家。丁威旭博士作为国内知名商评人,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等刊物上发表了20余篇文章,于2022 年入选《中欧商业评论》全球华人45 岁以下菁英教授TOP 100。丁威旭博士的专精特新主题讲座曾受邀在兰州大学 MBA 大讲堂、上海管理科学论坛、华为云应用现代化产业联盟等平台做主题分享,并获得 2023 年华为云应用现代化产业联盟赋能大咖奖。李平(Peter Ping Li)是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中国企业管理领域终身正教授、厦门大学特聘讲座教授、东北财大星海讲座教授、浙江大学求是讲座教授。他曾任宁波诺丁汉大学国际企业管理领域李达三首席教授、加州州立大学管理学正教授。李平教授的研究主题包括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赶超战略及中国传统思想在现代管理领域的应用,并在该两大领域中位居全球领军地位。他在 2020~2023 年 4 次入选斯坦福全球工商管理领域 2% 顶jian学者。李平教授累计获得研究资助近 573 万美元,包括 2017 年度中国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有关国际并购整合)资助近 300 万人民币。
推荐序朱宏任第 1 章 T 型模式:赋能专精特新企业的新思路 1.1 专精特新企业与隐形冠军企业的区别与联系 / 31.2 适合我国专精特新企业成长的 T 型模式 / 71.2.1 三种经典的企业发展模式的对比 / 81.2.2 T 型模式的提出 / 121.2.3 为何 T 型模式适合中国的专精特新 / 181.3 为什么 T 型模式是专精特新企业成功的底层逻辑 / 22第 2 章 如何构建和实施 T 型模式 2.1 T 型模式与企业生态型组织三台架构 / 292.1.1 T 型模式与三台架构的内在关系 / 292.1.2 战略、组织、产业视角下的 T 型模式 / 322.2 企业 T 型模式的构建思路 / 372.2.1 技术型企业的 T 型模式构建:以舜宇光学、光峰科技、华为 5G 事业部为例 / 392.2.2 传统制造业企业的 T 型模式构建:以舍弗勒和克恩?里伯斯为例 / 412.2.3 互联网生态型企业的 T 型模式构建:以小米、字节跳动为例 / 422.3 T 型模式实施的四大挑战与回应 / 44第 3 章 如何更好地赋能专精特新企业 3.1 政策层面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支持 / 52政策赋能: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评选标准与财政补助 / 523.2 亟待构建适合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产学研体系(产业赋能) / 583.2.1 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的成功经验 / 603.2.2 中国需补足产学研体系中的研 / 703.3 资本赋能专精特新:合肥模式 / 733.3.1 合肥模式的底层逻辑 / 743.3.2 合肥模式的运营机制 / 763.3.3 合肥模式的成功要素 / 773.3.4 合肥模式与专精特新 / 78第 4 章 专精特新企业的数字化能力建设 4.1 专精特新 数字化高质量发展模式 / 874.2 T 型模式与企业数字化能力 / 924.3 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供应链优化角度 / 964.4 数字化赋能专精特新企业的具体举措 / 102第 5 章 走进专精特新小巨人 5.1 申昊科技:工信部专精特新标准分析、报告、T 型模式构建设计 / 1145.2 舜宇光学:工信部专精特新标准分析、报告、T 型模式构建设计 / 124 5.3 杰牌传动:工信部专精特新标准分析、报告、T 型模式构建设计 / 130 5.4 汇川技术:工信部专精特新标准分析、报告、T 型模式构建设计 / 137 5.5 至纯科技:工信部专精特新标准分析、报告、T 型模式构建设计 / 143 5.6 海康威视:工信部专精特新标准分析、报告、T 型模式构建设计 /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