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探安全生产管理与实用技术》采用“分析问题—制定对策—解决问题”的形式,将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方法、安全风险管控模式、安全生产评价模型融入地质勘探双重预防机制、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文化、劳动保护、野外作业消防安全、应急预案与演练、安全生产信息化等内容之中,辅以应用案例,具体包括安全管理模式、安全生产管控模型、安全文化建设体系、安全标准化应用模式、安全生产评价模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模型等,涵盖地质灾害治理、地质调查、钻探工程、岩矿测试分析等内容。
本书适合地质勘探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阅读,可作为地质勘探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教材,还可供安全工程专业师生参考阅读。
第一章概述1
第一节“0-65432”安全管理模式1
一、6个安全管理基础体系2
二、安全管理5化4
三、4个管理层级4
四、安全管理3阶段4
五、2项安全管理重点工作5
六、“0-65432”安全管理模式的实际应用5
第二节地勘单位“4+7”一体化安全生产管控模型7
一、一体化安全生产管控模型设计思路7
二、一体化安全生产管控模型内容7
第二章双重预防机制12
第一节地勘单位IACA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模型13
一、IACA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模型含义13
二、IACA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模型内容14
三、IACA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模型应用16
四、对策措施17
第二节地勘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风险管理评价模型18
一、地勘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风险管理要素分析18
二、地勘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风险管理标准化评分22
第三章地质灾害治理25
第一节地质灾害治理施工项目风险因素评价25
一、主要风险因素“LEC”值的确定原则与方法25
二、主要风险因素辨识范围选定原则27
第二节地质灾害治理施工项目风险分级管理31
一、风险分级管理的内涵31
二、风险分级管理的依据及组成原则31
三、地质灾害治理施工项目风险分级管理内容31
第四章安全生产标准化33
第一节地勘单位“4+2”安全标准化应用模式33
一、构建原则33
二、基本框架34
第二节岩芯钻探施工现场“3T7A”安全标准化应用模式39
一、“3T7A”安全标准化应用模式的含义40
二、“3T7A”安全标准化应用模式的主要内容40
第三节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评价模型46
一、安全生产标准化评价模型47
二、安全生产标准化评价模型应用54
第五章安全文化56
第一节地勘单位“Four full”安全文化建设体系56
一、全天候推广,奠定坚实基础57
二、全过程管理,完善综合保障61
三、全方位建设,提供强力支撑62
第二节“Four full”安全文化建设体系应用64
一、制定安全文化制度标准64
二、生成安全文化理念标志64
第三节地勘单位“5734”安全文化建设改进模型66
一、全天候推广66
二、全过程管理67
三、全方位建设69
四、全员参与69
第六章劳动保护70
第一节地勘单位个体防护装备配备70
一、地勘行业个体防护装备“IHO一体化”设计思路70
二、地勘行业个体防护装备“IHO一体化”设计71
第二节艰险地区地质调查作业人员定位终端适用性研究73
一、信号影响因素分析75
二、电池续航能力分析75
第七章钻探工程安全78
第一节岩芯钻探工程78
一、岩芯钻探风险点辨识79
二、岩芯钻探安全管理模块80
第二节坑道钻探施工82
一、安全管理难点82
二、4E1S模式83
第八章地质调查安全85
第一节艰险地区作业人员安全风险分析86
一、安全风险分析86
二、风险等级划分89
第二节艰险地区作业人员安全装备体系构建90
一、个体防护系统90
二、应急自救系统91
三、人员定位系统92
四、野外生存系统92
五、艰险地区地质调查作业人员安全装备保障体系结构93
第九章岩矿测试分析94
第一节电气危险因素94
一、人员触电95
二、仪器设备损坏96
三、电气火灾98
第二节电气危险因素评分98
第三节实验室电气安全管理对策措施100
一、人员安全管理100
二、仪器安全运行保障101
三、环境不安全因素排除101
第十章地质勘探安全生产实用新型设备102
第一节地质勘探野外作业用地质锤102
第二节矿用自卸车通风管接头结构104
第三节地质勘探作业用移动式配电箱105
第四节泥浆搅拌装置108
第五节锚杆钻机施工除尘器109
第六节风镐辅助支撑装置111
第七节岩芯切割机113
第八节地质调查取样机115
第九节静电除尘空压机117
第十节具有除湿功能的井下配电柜119
第十一节钻探工程孔口泥浆清除器123
第十二节用于野外地质勘探施工的防护围栏125
第十三节野外施工现场安全标志牌固定器127
第十四节岩芯钻探泥浆循环处理系统130
第十五节矿山现场安全警示用展示装置132
第十六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用防护围挡136
第十七节矿山环境治理用的削坡装置139
第十八节水污染防治用漂浮物打捞装置143
第十九节可调节的矿山环境治理用支护装置147
第二十节设有偏移检测机构的预制桩辅助架152
第二十一节样品管易更换的防护型矿山地质取样机构155
第二十二节水污染固废螺旋导流型的干湿分离器158
第十一章野外作业消防安全163
第一节野外作业消防安全风险164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风险164
二、设备、物资的消防风险165
三、野外环境存在的消防风险165
四、消防安全管理风险165
第二节地勘单位野外作业消防安全管理对策166
一、建立健全消防制度,努力完善消防管理166
二、加强消防监控检查,杜绝消防安全隐患166
三、切实强化宣传教育,全面普及消防知识167
四、做好消防风险辨识,完善应急救援管理167
五、建立临时消防队伍,充分做好应对准备168
六、配备消防装备器材,及时有效扑救火灾168
第十二章应急预案及应急演练169
第一节应急预案编制与演练170
第二节事故应急处置措施172
一、触电事故应急处置措施172
二、高处坠落事故应急处置措施173
三、机械伤害事故应急处置措施175
四、物体打击事故应急处置措施176
五、中毒窒息事故应急处置措施177
六、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措施178
第三节应急演练实施179
第四节善后处理与总结180
第十三章安全生产检查信息化集成系统181
第一节设计思路181
第二节关键技术182
一、GPS定位与GIS地理信息技术182
二、智能移动终端技术182
三、利用图表技术182
四、工作流技术183
五、技术路线图183
第三节检查输入模块构成183
一、实时检查183
二、信息查询184
三、统计分析185
四、位置共享185
参考文献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