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回顾和总结了中国乡村脱贫攻坚的历史和脱贫经验,探讨了乡村扶贫脱贫的内在规律和机制,在讲好乡村扶贫脱贫中国故事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反贫困的理论。
研究既再现了乡村扶贫脱贫的实践过程,回眸扶贫脱贫实践中的一些具体事迹、案例和故事,概括乡村脱贫一般规律,也致力于探索巩固脱贫成效的路径,展望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机制,为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乡村巨变提供一个特别窗口。
本书的特点是用社会学范式讲述乡村扶贫脱贫的中国故事。在观察乡村贫困问题、分析乡村贫困发生机理、探讨乡村扶贫脱贫机制、总结乡村贫困治理经验、概括乡村扶贫脱贫模式、提出后脱贫时代乡村发展主张时,充分发挥社会学的想象力,从社会学的视角去看问题、理解问题。
陆益龙,安徽枞阳人,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育部重点教材《农村社会学》编写课题组首席专家,有两部学术著作入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成果文库,多次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研究兴趣和领域包括:农村社会学、法律社会学、户籍制度研究、水资源与社会研究等。已出版《后乡土中国》等学术著作10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