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已有研究都承认顾客参与对企业创造知识和价值的重要性,然而已有实践和研究却忽略了顾客参与可能带来的各种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大部分学者只是将顾客参与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却没有对如何管理顾客参与进行充分有效的探讨。为了弥补已有研究的不足,本书基于服务主导逻辑、知识基础观和信息处理观,探讨了企业如何管理顾客参与以和顾客达成共识,进行长期合作,进而促进双方绩效(定制化和应用扩散)。本书适用于涉及本课程的MBA学员、本科生以及其他读者。
(1)按照顾客参与的程度将顾客参与分为两个维度(参与的深度和参与的广度)来认识价值共创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解决已有研究中对顾客参与不一致的见解。已有大部分研究将顾客参与视为整体来探索,然而整合的研究一方面使顾客参与失去了丰富的内涵,也会造成对顾客参与影响结果不一致的见解。(2)本书基于知识基础观,主要从企业可操作性的知识资源入手来探讨如何对顾客进行有效管理。已有关于价值共创的相关研究主要关注企业外部环境因素对企业间价值共创的影响。对企业来说,这些因素都难以驾驭和调控。(3)本书关注了顾客和供应商双方的共创结果,供应商从顾客参与中获取的应用知识的扩展以及顾客的定制化价值。知识的扩展强调了企业之间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与顾客合作项目中知识的获取,而且将获取的知识扩展至其他项目中,这对供应商长期能力的积累较为重要。
尽管已有研究都承认顾客参与对企业创造知识和价值的重要性,然而却忽略了顾客参与可能带来的各种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大部分学者只是将顾客参与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也没有对如何管理顾客参与进行充分有效的研究。为了弥补已有研究的不足,本书基于服务主导逻辑、知识基础观和信息处理观,探讨了企业如何通过自己的知识管理顾客参与(外部知识),以和顾客达成共识,进行长期合作,进而促进双方绩效(定制化和应用扩散)。具体来说,本书主要进行以下几方面的补充:(1)按照顾客参与的程度将顾客参与分为两个维度(参与的深度和参与的广度)来认识价值共创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解决已有研究中对顾客参与不一致的见解。已有大部分研究将顾客参与视为整体来探索,然而整合的研究一方面使顾客参与失去了丰富的内涵,也会造成对顾客参与影响结果不一致的见解。(2)本书基于知识基础观,主要从企业可操作性的知识资源入手来探讨如何对顾客进行有效管理。已有关于价值共创的相关研究主要关注企业外部环境因素对企业间价值共创的影响。对企业来说,这些因素都难以驾驭和调控。(3)本书关注了顾客和供应商双方的共创结果,供应商从顾客参与中获取的应用知识的扩展以及顾客的定制化价值。知识的扩展强调了企业之间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与顾客合作项目中知识的获取,而且将获取的知识扩展至其他项目中,这对供应商长期能力的积累较为重要。本书以项目为研究单位,首先对16个顾客和供应商的项目经理进行访谈,接着进行问卷收集。最终回收136份顾客和供应商方的配对问卷。通过层次回归的方法探讨了顾客参与和供应商知识的匹配,以及定制化在长期合作导向和应用扩散中的中介作用,实证结果支持大部分假设,具体如下:(1)顾客参与和供应商知识的关系:①广度匹配(顾客参与的广度与供应商知识的多样化)促进了长期合作导向; ②深度匹配(顾客参与的深度与供应商知识的专业化)正向促进了长期合作导向;③广度不匹配(顾客参与的广度与供应商知识的多样化)阻碍了长期合作导向;④深度不匹配(顾客参与的深度与供应商知识的专业化)与长期合作导向无关。 (2)长期合作导向促进了定制化和应用扩散。(3)定制化在长期合作导向和应用扩散之间起着中介作用。编者2016年10月
目录
第1章引言
1.1实践背景
1.1.1定制化和应用扩散使价值共创应运而生
1.1.2价值共创在专业化服务业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1.3与顾客合作创造价值在实践中越来越普遍和重要
1.2理论背景
1.2.1价值共创的主要研究
1.2.2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3研究内容和研究的贡献
1.3.1研究的内容
1.3.2研究的贡献
1.4本书结构
第2章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2.1顾客参与价值共创的理论基础与研究背景
2.1.1服务主导逻辑
2.1.2知识基础观
2.1.3信息处理理论
2.1.4专业化服务业与企业资源计划
2.2顾客参与
2.2.1个体层面的相关研究
2.2.2企业层面的相关研究
2.3组织之间的合作
2.3.1企业间的合作
2.3.2企业间的知识转移
2.3.3企业间共创价值和长期合作
2.4本章小结
第3章概念模型和研究假设
3.1研究框架
3.2概念界定
3.2.1顾客参与的分类和内涵
3.2.2供应商团队知识
3.2.3顾客参与和供应商知识的匹配
3.2.4共创结果定制化和应用扩散
3.3研究假设
3.3.1广度匹配与长期合作导向
3.3.2深度匹配与长期合作导向
3.3.3广度不匹配与长期合作导向
3.3.4深度不匹配与长期合作导向
3.3.5长期合作导向与定制化以及应用扩散
3.3.6定制化的中介作用
3.4本章小结
第4章研究方法
4.1样本与数据搜集
4.1.1样本选择
4.1.2数据来源与焦点访谈
4.1.3数据特点
4.1.4样本的可靠性检验
4.2测量
4.2.1顾客方测量
4.2.2供应商方测量
4.2.3控制变量
4.3信度检验与效度检验
4.3.1信度检验
4.3.2效度检验
4.4本章小结
第5章研究结果
5.1交互效应的检验
5.2中介效应和直接效应的检验
5.3稳健性检验
5.4本章小结
第6章研究结论
6.1结果讨论
6.2理论启示
6.3实践启示
6.3.1供应商方
6.3.2顾客方
6.4研究局限
6.5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调查问卷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