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代中国公共外交与民间外交:理论与实践》一书将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探索新时代中国公共外交的理论创新与政策实践。近年来,国际局势变乱交织、权力重组、民心思变,传统强权、垄断资本、民粹势力为了维护各自利益,既相互掣肘又彼此妥协,使国际环境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与此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为发展中国家探索更好的社会制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路径,*外交思想的确立更是奠定了新时代中国公共外交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调。本书将阐明公共外交在中国与西方语境下的本质差别,指出中国公共外交事业是群众路线在对外工作中的延伸和扩展,提出新时代中国公共外交就是要抓住国际秩序转型的时机窗口,在国际舆论场中因势利导、激浊扬清,在资本全球化与逆全球化两股力量之外探寻更加公平、普惠、平衡的新型全球化,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衡西方新自由主义与全球民粹主义的双重影响,为探索更好的人类社会凝聚人心,为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振兴提供舆论动力,为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
新时代中国公共外交与民间外交:理论与实践》一书以新时代中国公共外交与民间外交为研究对象,提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新,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方法的融会贯通。本书提出,新时代公共外交与民间外交必须摆脱西方二元对立的方法论约束,在主体建构上不断倡导作为方法的中国只有当我们既把中国特殊化,
亦把西方特殊化,才能在集合了多元特殊化之后,*终建构起一幅真正的世界图景。与此同时,在面向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国家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市民社会分层方法是必须掌握和倚重的理论工具,只有以社会分层的方法分析和解剖对象国客体,探究各国外交政策背后的政治经济原动力,新时代公共外交与民间外交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本书认为,当前国际秩序深刻变迁,整个世界变乱交织、势力重组、民心思变。以*外交思想为指导,新时代中国公共外交与民间外交的重要目标之一,便是与世界各国营造相通的话语体系,找寻一种超越传统霸权路径的新视角,体现一种能够调和群己利益、协和万邦关系、共护天下苍生的东方世界观新型国际关系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姚遥,现任外交学院国家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法学、经济学双学士,清华大学哈佛大学中美富布赖特项目联合培养博士,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为中美关系、公共外交、外交政策规划等。
目 录
序一 把握新时代公共外交的脉搏律动
李肇星 3
序二 续写新时代民间外交的璀璨华章
李小林 7
序三
发展思路是最可宝贵的外交资源
林毅夫 11
前言 要美美与共,不要丑丑与共
15
第一章 研究背景
第一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方法的融会贯通
习近平外交思想与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生成
第二节
索罗斯的开放社会与班农的民粹运动
国际秩序转型与中国民间外交的双重挑战
第三节
公民社会的异化与群众路线的内化
西方话语霸权与中国公共外交的本土出路
第二章 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中华文明传统与中国公共外交的主体建构
兼论沟口雄三以中国为方法与新时代元首公共外交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公共外交的客体指向
兼论市民社会分层方法与对美公共外交对象
第三节
民意调查方法与全球对华认知的总体态势
兼论软实力的本质内涵与中国国家形象
第三章 政策与实践
第一节
周边公共外交与民间外交
营造邻里相通的东方国际关系话语体系
第二节
对美公共外交与民间外交
培育从善如流的新型大国关系民意基础
第三节
对欧公共外交与民间外交
应对危机并存的欧洲民粹主义思潮变局
第四节
对日韩公共外交与民间外交
化解东北亚国际关系秩序的结构性矛盾
第五节
对印度公共外交与民间外交
引导印方进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共赢轨道
第六节
对太平洋岛国公共外交与民间外交
拓展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自主道路
附录
中国外交理念与海外社会形象:软实力论坛会议实录
致谢 人心方寸间,山海万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