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家喻户晓的回忆性散文集,比较完整地记录了他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脉络,在塑造了一些个性鲜明的人物的同时,将这些回忆融入理性的思考中,读来温馨而又受益匪浅。 n n文集以记事为主,饱含着浓烈的抒情气息,往往又夹以议论,做到了抒情、叙事和议论融为一体,优美和谐,朴实感人。作品富有诗情画意,又不时穿插着幽默和讽喻;形象生动,格调明朗,有强烈的感染力。 n n除原《朝华夕拾》,另收入10篇鲁迅的中短篇。 n
萧振鸣 :《朝花夕拾》评述文章 n人在成年时,会时时忆起儿时的生活,鲁迅也不例外。他一生辗转迁徙,曾在绍兴、南京、日本、杭州、厦门、广州和上海生活和居住过,这十篇回忆散文,前两篇写于北京的旧居;中三篇写于避难中的医院和木匠房;后五篇写于在厦门大学教书的图书馆。鲁迅的散文除《朝花夕拾》集子之外,晚年还写过《我的个师父》《我的种痘》等。鲁迅在书的《小引》中说:“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的确,儿时的味道伴会随每个人的一生,那味道实际上是一个人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 n这十篇回忆散文是鲁迅“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写的是“周豫才”与“周树人”时代的生活。鲁迅的一位名叫增田涉的日本友人在《鲁迅的印象》中写道:“《朝花夕拾》是回忆他幼年时代(以及留学日本时期)和那周围的情况的,其中特别回顾了中国的生活风习和生长于其间的人的幼年的梦。”鲁迅的散文中虽然写的是百年前的中国风习和那个时代孩童的内心世界与行为,但我们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可以通过阅读鲁迅的散文,了解那个时代的中国。鲁迅是中国白话文的先驱,鲁迅时代的语文,与现代语文有着很多的不同,因而年轻人在阅读鲁迅著作时感到有很多难点或障碍。《朝花夕拾》这本书不仅是中国文学的白话文经典,而且是青年走进鲁迅世界的文本。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