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基于促进共同富裕的契机,以数字经济为切入点,以中国城市为研究对象,全面系统地研究数字经济如何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辑、作用机理、效应测度及其优化路径。首先,从理论、历史、实践与国际四个方面分析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其次,从优化资源配置、推进科技创新、促进协调发展探究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机理;再次,实证检验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各种效应;最后,基于数字经济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现实问题,提出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具体实施路径。
第一部分理论研究
第一章 绪论003
第一节 研究背景003
第二节 研究意义004
第三节 研究内容005
第四节 研究方法008
第五节 创新点及不足009
第二章 文献综述011
第一节 数字经济相关研究011
第二节 共同富裕相关研究029
第三节 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的相关研究043
第四节 文献评述053
第三章 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机理分析055
第一节 内在逻辑055
第二节 作用机理060
第三节 本章小结073
第二部分 现状研究
第四章 数字经济发展现状研究077
第一节 数字经济发展历程077
第二节 数字经济的概念和特征080
第三节 数字经济指标体系构建084
第四节 数字经济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086
第五节 数字经济发展成就095
第六节 数字经济发展困境098
第七节 本章小结102
第五章 共同富裕发展现状研究103
第一节 共同富裕的历史演进103
第二节 共同富裕的基本内容107
第三节 共同富裕指标体系构建108
第四节 共同富裕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112
第五节 共同富裕取得的成就121
第六节 共同富裕发展的困境127
第七节 本章小结132
第六章 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的耦合协调研究133
第一节 耦合作用机理133
第二节 研究方法135
第三节 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耦合度时空演变格局136
第四节 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耦合协调时空格局143
第五节 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耦合协调类型时空格局149
第六节 本章小结155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
第七章 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线性效应159
第一节 面板数据模型159
第二节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162
第三节 实证分析164
第四节 中介效应检验173
第五节 本章小结178
第八章 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门槛效应180
第一节 理论分析180
第二节 面板门槛模型介绍183
第三节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186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187
第五节 本章小结190
第九章 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空间效应192
第一节 理论分析192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模型设定195
第三节 空间计量结果分析197
第四节 本章小结204
第四部分 政策研究
第十章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优化路径207
第一节案例分析207
第二节政策建议221
参考文献241
结语258
注重行业协调发展, 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进一步融合
数字经济发展下的行业协调效应主要是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之间的矛盾关系。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是当今数字经济时代“产业+数字化” 发展的两个主要方向。对于数字产业化, 曹梦石等(2021)① 指出, 数字化产业是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数字经济催生新的行业, 是我国新时代构建新的经济发展格局的重要实现路径。对于产业数字化, 陈岷峰和汪祖刚(2021)② 认为, 产业数字化是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传统行业中的应用, 涉及产业的经营模式、行政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通过数字技术的渗入, 传统行业可以提高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节约社会资源。产业数字化是目前产业向高端转型的目标, 实质上也是对传统行业的一次深入变革。两者的相互融合和促进能够实现数字技术在所有行业的广泛应用。产业数字化程度越高, 越有利于数字技术的进一步创新, 从而实现在此基础上的新兴数字产业发展, 提高数字产业化程度。最终在数字经济的助力下, 全行业都能实现协调发展, 促进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新格局的构建。
1. 做好“两化” 的顶层设计
明确发展导向, 实现产业和技术的融合规划发展, 保证总体战略方向上的一致性和统一性。要抓主要矛盾, 坚持统筹兼顾, 既要集中力量将有限的资源投入最需要发展和最薄弱的行业, 又要兼顾其他行业。发挥好数字经济服务实体经济、传统行业、人民群众的积极作用。在当前我国“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 要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目标, 对我国产业数字化发展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
要立足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新格局, 制定全行业整体规划方向, 一方面数字产业要顾全大局, 其行业发展规划要服从和服务于其他行业; 另一方面要考虑数字经济发展对全行业的影响, 制定全国性行业数字化发展规划, 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 要考虑全球数字经济产业融合发展的长远目标。
要积极利用数字技术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满足随着数字经济发展而日益增长的消费者需求。陈长(2022)① 指出, 数字化是产业的内在驱动力和深入结构性问题“内里” 的关键所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要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不断推进服务和产品质量的提高。激发企业活力, 降低准入门槛, 简化审批流程, 充分释放内部生产活力和经济高质量增长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