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著所说的安达卢斯,是指今天伊比利亚半岛的大部分地区。而阿拉伯人曾用它来指代包括西哥特王国和部分东哥特王国在内的广袤土地,即公元8世纪中叶的今西班牙大部、葡萄牙大部和北非马格里布地区(我国宋代《诸蕃志》译为“默伽猎”),从而使南欧与北非紧密相连。
关于安达卢斯此谓的来源,学界众说不一。通行的观点是,它源于“旺达尔”(Vandals)一词。“旺达尔人”在古罗马时期意为“流浪者”,原系北方日耳曼部族的一支。他们最初定居于波罗的海北端,公元前2世纪开始向南迁徙,曾于公元1世纪前后移居高卢,后被罗马人所逐。在此后的300年中,由于匈奴人的西进,旺达尔人不断被迫沿大西洋沿岸南迁,并于公元40年越过比利牛斯山,占领了伊比利亚半岛的西南部地区。西罗马帝国覆灭前后,迫于西哥特人的侵伐,旺达尔人于公元5世纪继续南下,从而占领了北非马格里布地区,并在数年后攻陷罗马人在北非的首府迦太基。旺达尔人对迦太基地区的统治长达近一个世纪,由于他们的残酷与暴戾,其统治不断遭到北非原住居民柏柏尔人的反抗。公元534年,旺达尔人被拜占庭所灭。阿拉伯人由此将北非马格里布地区与伊利比亚半岛统称为“安达卢斯”,即“旺达尔”的音译。西班牙语“Al-Andalus”中的“al”是阿拉伯语中冠词“??”的拉丁拼法,后被西班牙语(或曰卡斯蒂利亚语)采用,是谓“el”(其阴性形式为“la”)。而今西班牙南部省份安达鲁西亚之名便是由安达卢斯演变而来的,它是阿拉伯人被逐出伊比利亚之前在欧洲的最后领地。
序?言?/?001
第一编 阿拉伯安达卢斯文学
第一章 公元8至9世纪?/?003
第一节 安达卢斯之初?/?003
第二节 早期安达卢斯情歌?/?013
第二章 公元10世纪?/?017
第一节 传统诗体?/?017
第二节 安达卢斯彩诗?/?031
第三节 安达卢斯玛卡梅?/?033
第四节 其他散文?/?037
第三章 公元11世纪?/?039
第一节 彩诗的繁盛?/?039
第二节 其他重要诗人及其诗作?/?043
第三节 哈兹姆及其《鹁鸽项圈》?/?059
第四节 穆阿台米德?/?064
第五节 其他诗人?/?070
第六节 玛卡梅的繁盛?/?082
第四章 公元12世纪?/?084
第一节 彩诗及其衍生诗体?/?084
第二节 女诗人?/?087
第三节 其他诗人?/?095
第四节 伊本?古兹曼及安达卢斯俚谣?/?104
第五章 公元13世纪?/?107
第六章 公元14至15世纪?/?118
第一节 小说的产生?/?119
第二节 诗歌?/?123
第二编 阿拉伯安达卢斯文学与西班牙文学之初
第一章 被忽略的影响?/?130
第一节 学术史综述?/?131
第二节 阿尔哈米亚语文献?/?139
第三节 其他文献资料?/?145
第四节 研究方法?/?147
第二章 安达卢斯诗歌与西班牙早期谣曲?/?149
第一节 彩诗与哈尔恰?/?150
第二节 俚谣及其影响?/?166
第三章 安达卢斯韵文与《真爱之书》?/?187
第一节 哈兹姆及其《鹁鸽项圈》?/?187
第二节 《鹁鸽项圈》与《真爱之书》?/?191
第四章 阿拉伯寓言与西班牙文学?/?196
第一节 《卡里来和笛木乃》与《卢卡诺尔伯爵》?/?196
第二节 《卡里来和笛木乃》与塞万提斯的反讽?/?207
第三节 《卡里来和笛木乃》变体之一:《教士的故事》?/?215
第四节 《卡里来和笛木乃》变体之二:《动物寓言》?/?219
第五章 阿拉伯叙事模式与西班牙文学?/?225
第一节 玛卡梅体与西班牙流浪汉小说?/?225
第二节 阿拉伯叙事文学对西班牙骑士文学的影响?/?242
第六章 《一千零一夜》与西班牙古典文学?/?256
第一节 《一千零一夜》的由来和传播?/?256
第二节 《一千零一夜》与西班牙古典文学?/?261
主要参考书目?/?268
附录:主要人名、作品?/?275
后 记?/?2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