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改革给我们带来了不同以往的感觉,社会保障同我们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了。我们获得工资的同时,每月要缴纳社会保险费;我们去医院看病,需要分清自己消费的哪些药物可以报销,哪些药物不能报销;劳动者遭遇工伤事故或其他职业伤害时,需要经过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评定伤残等级等程序,才能获得工伤保险待遇的给付等。可是,我们对于社会保障由谁提供、能够提供哪些保障、如何获得这些保障、如何达到政府规定的资格条件、是否具备获得保障的资格条件等,却知之甚少。
本书以通俗的语言、大量翔实的案例介绍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构成、提供保障的项目、保障的水平、获得各项保障的资格条件等,力求让每位读者更加清楚地了解我国政府对社会保障各项目做出的相关规定。
本书适合希望了解社会保障相关知识的广大读者阅读,也可以作为社会保障机构从业人员及高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学习参考用书。
全面解度读与普通百姓密切相关的公共政策细则,辅有大量鲜活案例
前言
当今社会,社会保障问题牵动人心,成为巷陌热议的话题,社会保障与我们生活密不可分,与我们的生老病死息息相关。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15~59岁的人口为9.4亿人,占总人口的70.14%。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亿人,占总人口的13.26%;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9亿人,占总人口的8.87%,中国老龄化程度位列世界第82位。如果将60岁及以上人口划定为老年人,中国的赡养比为5.3人供养1位老年人;如果将65岁以上人口划定为老年人,中国的赡养比为8.4人供养1位老年人。与德国、日本等国家相比,这样的赡养比处于较低的水平。日本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231%,德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22.7%,这些国家的养老负担远远高于我国。从养老年数来看,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5年世界卫生统计显示,2015年世界各国人均寿命71.4岁,日本以83.7岁位列世界第1名,德国以80.57岁位列世界第32名,中国以76.1岁位列世界第99位。也就是说,中国供养老人的年限比日本低7.6年,比德国低4.5年。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盲目地与西方看齐,将法定退休年龄提高到65岁,存在制度设计是否科学的问题;如果我们不断地强调养老负担,会让老年人觉得自己成为社会的负担;如果我们不断强调养老保险资金紧缺,用人单位和个人会说,我们没少缴纳养老保险费呀,怎么还不够用? 由于我们过度地强调养老负担,人们对养老保险的困惑和危机意识空前提高;由于我们不断强调养老保险资金紧缺,人们对养老保险制度的保障性提出了各种质疑,褒贬不一。政府为我们提供的养老金是否够养老?我们是否需要再存点钱,以备今后养老呢?这是我们亟待了解的问题。医疗保险和医疗卫生体制的不完善,使民众感受到看病难看病贵的窘迫,感受到大病侵袭时无力支付医药费的无助,对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有效性提出质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保障项目与百姓关系密切。本书可以帮助读者了解社会保障的相关内容,全面地认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关系民生的问题,帮助读者了解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规划财富的配置和使用,以便高质量地生活,有尊严地老去。这本书以具体案例说明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以便于读者理解,并根据自己遇到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本书写作比较仓促,如果有不妥之处,恳请同行、专家、学者批评指正。参与本书编写的有: 范秀华、刘秀娟、林家正、刘天石、刘文敬、高敏、曹一然、郑天然、周田宇。 我相信,明天的生活比今天更美好! 刘钧2016年7月于中央财经大学
目录
第1章社会保障险有所保1
1.1政府是建立社会保障的主体4
1.2社会保障的保障对象4
1.3社会保障的功能5
1.4社会保障提供保障的项目5
案例11参加社会保险应该履行哪些手续6
1.5社会保障措施的实施8
案例12如何确定社会保险缴费工资基数9
案例13如何确定职工月工资平均工资10
案例14私人企业是否可以有选择地为员工
办理社会保险手续13
案例15缴纳的社会保险费计入个人所得
税应税额吗14
案例16如何防止骗领、冒领社会保险金的
行为16
第2章养老保险老有所养17
2.1基本养老保险的概念和构成19
2.2基本养老保险缴费20
案例21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资金是否
可以继承21社会保障民生新读本目录案例22企业可以制定养老保险缴费率吗22
2.3获得基本养老保险保障的资格条件25
案例23职工办理退休手续的条件有哪些26
2.4基本养老金给付的标准27
案例24基本养老金给付需要区分老人中人
和新人吗28
案例25中人的养老金应该如何计算32
案例26企业是否应该向退休人员支付非统筹
项目费40
案例27提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给付
如何确定41
案例28退休人员是否可以领取双份养老金42
案例29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可以转移吗43
案例210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可以全部转移吗43
案例211跨省流动如何确定基本养老保险
待遇支付地44
案例212基本养老保险缴费临时账户46
案例213农民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如何衔接47
案例214什么是行政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48
2.5补充养老保险51
案例215领取补充养老金是否需要缴纳个人
收入所得税69
第3章医疗保险病有所医71
3.1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概念和特点73
3.2基本医疗保险的构成74
案例3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受益资格的
规定76
案例32个人支付的门诊医疗费可以报销吗78
3.3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项目81
案例33个人应当自负多少元医疗费86
案例34个人应当自负多少元医疗费87
案例35参保人可以住高级病房吗88
案例36职工患病可以享受多长时间的疾病
医疗期89
案例37企业可以要求患病职工退职吗90
案例38自杀职工是否可以享受死亡待遇93
3.4补充医疗保险94
案例39超过封顶线以上的医药费如何处理96
案例310存档人员是否可以参加补充医疗
保险104
3.5医疗保险的管理105
案例311医院是否应该受到处罚109
案例312病人是否可以要求医院提供医疗
消费的明细账110
第4章失业保险劳有所得113
4.1失业的概念和特点115
4.2失业保险制度的概念和特点116
案例41农民工需要缴纳失业保险费吗117
4.3失业保险的保障项目118
案例42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可以享受国家
哪些优惠政策122
案例43职工辞职能够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吗125
案例44农民工是否可以享受失业保险待遇126
案例45参加短期技术培训期间可以领取失业
保险金吗127
案例46劳动者失业后,可以享受哪些医疗
保险待遇127
案例47刑满释放人员,是否可以享受失业
保险待遇129
案例48领取失业保险金需要履行哪些手续130
案例49失业保险金可以一次性领取吗132
案例410获得经济补偿金后,可以再领取失业
保险金吗133
第5章工伤保险伤有所抚135
5.1职业伤害与工伤保险的特点137
案例51企业破产,职工的工伤保险费
如何解决139
5.2工伤保险制度建立的原则140
5.3工伤保险资金的筹集142
案例52职工个人是否需要缴纳工伤
保险费143
案例53工伤保险缴费率是如何确定的144
案例54为什么工伤保险缴费率有些年份高,
有些年份低146
案例55为职工投保商业保险后,企业可以
不参加工伤保险吗147
5.4工伤保险待遇的给付148
案例56提交工伤认定申请有时间限制吗153
案例57职工加班途中发生机动车事故,
可否认定为工伤154
案例58外出旅游死亡,是否可以认定为工伤154
案例59在工作现场犯病,可以认定为工伤吗155
案例510替人工作受伤,可以认定为工伤吗156
案例511见义勇为,是否可以认定为工伤157
案例512企业可以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工伤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吗173
案例513职工因工外出下落不明,工伤保
险待遇如何给付174
案例514旧伤复发的工伤职工享受哪些工
伤保险待遇176
案例515获得民事赔偿后,是否可以享受
工伤保险待遇178
第6章生育保险育有所补181
6.1生育保险的概念和特点183
6.2生育保险建立的原则185
案例61企业男职工需要缴纳生育保险费吗187
6.3生育保险的保障范围和资格条件188
案例62生育保险缴费有时间限制吗188
6.4生育保险待遇的给付190
案例63女职工怀孕3个月流产,应该休息
多长时间191
案例64病假和产假是否可以分开计算191
案例65产假和暑假重叠,是否可以延长
休假时间192
案例66女职工定期去医院做产前检查,
是否扣发工资195
案例67尚未生育女职工的做人工流产费用
如何报销195
案例68怀孕女职工休假、生育的待遇
如何给付196
案例69生育期间的看护费和营养品费
报销吗197
6.5生育女职工的劳动保护198
案例610合同到期,企业是否可以同怀孕职工
终止劳动合同200
案例611企业是否可以安排怀孕7个月以上的
女职工上夜班201
第7章社会福利民有所享203
7.1社会福利的概念205
7.2社会福利的特点207
7.3社会福利的类型208
7.4社会福利的保障项目209
案例71有子女的老人可以进入社会福
利院吗218
案例72社会福利院需要社会捐助吗219
案例73老年人优待的对象是什么220
案例74老年人可以享受哪些优待220
案例75老年人看病能够享受医疗优惠吗221
案例76老年人体检收费吗221
案例77老年人购房可以优先选择楼层吗222
案例78老年人诉讼是否可以优先审理222
案例79哪个部门监管福利彩票的兑现241
案例710福利彩票可以向未成年人出售吗242
案例711福利彩票的中奖者需要纳税吗243
第8章社会救助贫有所助245
8.1社会救助的概念和特点247
8.2社会救助的保障目标和原则249
8.3社会救助的类型250
8.4社会救助的保障范围252
8.5社会救助的保障项目254
案例81领取失业保险金后,还可以领取社会
救助金吗256
案例82拒不接受就业介绍,还可以获得最低
生活保障吗257
案例83农民是否可以获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
保障的救助金264
案例84申请成为五保户的供养对象,需
要具备哪些条件266
案例85申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助金,
需要经过哪些程序268
案例86哪些收入计入家庭收入,哪些收入不
计入家庭收入269
案例87申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助,
需要提交哪些材料270
案例88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应当给付
多少元272
案例89多子女老人可以领取救济金吗273
案例810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人均收入
发生变化应该退出吗274
案例811失业人员罹患大病,是否可以享受
医疗救助待遇277
案例812城市流浪乞讨病人是否可以成为救
助的对象278
案例813未获得赔偿的被害人家属是否可以
申请司法救助 281
第9章社会优抚军有所誉283
9.1社会优抚的概念和特点285
9.2社会优抚的保障对象287
案例91社会优抚对象包括哪些人291
案例92军人抢险救灾死亡,是否可以追
认为烈士292
案例93执行任务中发生意外事故死亡的现役
军人,是否可以被确定为因公牺牲293
案例94现役军人非执行任务死亡,是否可以
确定为因公牺牲293
案例95军人家属死亡,家属可以享受
哪些待遇294
9.3确定社会优抚保障水平的依据295
9.4社会优抚的保障项目297
案例96部队是否可以发给特别抚恤金302
案例97因病死亡军人家属应该享受哪些
抚恤金304
案例98因公牺牲军人未成年子女是否可
以获得定期抚恤金306
案例99军人及其家属可以获得哪些优待312
案例910残疾军人乘坐交通工具,可以享受
哪些优待313
案例911优待金可以不发吗313
案例912烈士子女参加高考可以享受哪些
优待315
案例913因公牺牲军人子女可以享受
入伍优待吗315
案例914退伍军人的工龄如何计算324
案例915转业军人等待工作期间是否计算
为工龄324
案例916不服从工作安排的退役军人工龄
如何计算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