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40年的修订和更新,本书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家庭治疗的重要教材,旨在引领读者更全面地掌握家庭治疗,助力读者的个人和专业成长。
本书结合家庭治疗领域目前的发展,对其主要视角、观点、价值体系、干预技巧和目标进行了梳理。从家庭关系、家庭的发展、家庭功能的多样性、系统理论的特色等基础性问题入手,本书首先带领读者回顾了家庭治疗的起源、发展脉络和伦理问题,随后系统介绍了六大类经典家庭治疗流派的核心思想和工作实践,并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和评价。本书还指出了家庭治疗发展的新方向,包括以焦点解决、合作取向和叙事理论为基础的社会建构治疗模型,强调了临床研究的重要意义。
五大类特色专栏突出呈现了家庭治疗中的关键主题,帮助读者吸收和理解家庭治疗的重要思想。本书特别采用了来自不同背景的家庭治疗师的案例,包括了社会工作、婚姻和家庭治疗、心理学以及咨询与教育背景的材料,让更多读者从本书中获益。
本书由荣获美国家庭治疗学会终身成就奖的艾琳·戈登堡与赫伯特·戈登堡以及美国伴侣和家庭心理学委员会前主席马克·斯坦顿强强联手,共同写作。叙事疗法的创始人之一迈克尔·怀特生前曾为这本历经40年不断更新再版的教材作序,并感慨本书用有限的篇幅充分展现了家庭治疗思想与实践的复杂性!
本书全面展现了家庭治疗领域的发展历史,让读者跟随理论发展的脉络,为全面掌握家庭治疗的思想、流派和技术方法奠定坚实的基础,获得高屋建瓴的视角,特别适合初学者学习使用,也适合家庭治疗从业者反复研读。
每次推出新一版的《家庭治疗概论》时,我们都再一次有机会为大家介绍专业领域内发生的新故事。即便至今第八版才出版了4年,但家庭治疗领域的理论和临床实践已经在很多方面发生了深远变化,影响着该领域内的每一个人。家庭治疗领域的学生、研究者、学者以及临床工作者都不应满足于知晓家庭治疗的起源和历史,更应了解的进展对于家庭治疗师而言意味着什么。变化可以源自该领域内,同时也源于对于社会大环境下的压力和其他影响因素的响应。在第九版中,我们试图在重视过去的同时做到理解和阐述当下的发展。
撰写《家庭治疗概论》是我们的使命
我们写这本书的目的是向新老读者传递这个领域在不断的发展中所取得的令人兴奋的成果。我们也希望向读者传递一种对于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开放态度,赞赏过去、当下以及未来的发展。我们感到,在与来访者工作时,或是在工作中思考不同的理论流派时,不断挑战自身的偏差是非常重要的。正因如此,相比于先前的版本,在第九版中,我们对于整合不同理论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思考。其价值不仅体现在拓宽个人的边界上,更体现在对于来访者人群的多样性有更深入的认识,因为各不相同的来访者总是在提示我们:没有任何一个流派有应对所有故事的工作方式。后现代主义不断提醒着:关于我们的理论和实践,并不存在终的真理。作为临床工作者,我们必须持续挑战自我,接受并庆祝新发现的知识。我们永远无法得知全部,但我们可以不断学习。第九版《家庭治疗概论》就是在这持续一生的个人和专业成长之路上用来助我们一臂之力的。正是如此,我们修订此书的意愿也恰恰反映了我们持续开放、挑战自我偏差并且乐于改变的决心。
传统和当下的发展
革命性地强调系统式思考以及搜索可识别的重复的家庭模式的家庭治疗,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直至20世纪70年代,在弗吉尼娅·萨提亚(Virginia Satir)、萨尔瓦多·米纽钦(Salvador Minuchin)、杰伊·黑利(Jay Haley)以及卡尔·惠特克(Carl Whitaker)等先驱的启发下,许多原先习惯于个体治疗的临床工作者抓到了漏洞开始确信在家庭系统的背景下理解个体行为所具有的治疗性意义。随着我们了解得越多,越是能够领悟大系统(种族、社会阶层、性别、民族、性取向)对家庭功能以及个体成员的影响。后现代的思想更是让我们看到了语言和信念系统在理解人们如何构建其现实观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从版起,本书就试图成为一本全面的教材,对整个领域进行概述并非为了吸引临床工作者的注意而侧重于对某些特定模型的有偏描述。这种设定基于一个假设,客观公正的介绍能够为有兴趣进入家庭治疗领域的人提供有用的指引。正如出版于1980年的版《家庭治疗概论》所述,本书的目标在于为读者均衡地呈现本领域内的主要理论模型和临床实践。我们当时即已承诺,不仅会提供对于家庭治疗发展进程中的观点、看法、价值观、治疗技术以及目标的概览,还会不断更新本领域内的临床和研究发展。这一承诺在这本的第九版中依然有效。
第九版中的新内容
第九版新增了以下内容来反映家庭治疗中的重要因素和领域内的新发展。
- 用于强调家庭治疗关键主题的材料。配以特殊标识的专栏将贯穿全书来阐述特定的主题。
家庭多样性专栏。全书将使用该专栏强调与该章内容相关的个体和群体多样性方面的观点、议题和研究,学生需要据此思考如何将这些材料和不同的人群联系起来。
像临床工作者一样思考专栏。其中有许多新增的和经过修订的内容,给读者呈现了可能遇到的临床困境,以及从中学习的机遇。希望读者能用不同的理论观点处理这些临床情境许多是从真实的治疗情境中采集而来的。该专栏旨在提升在对不同模型的个人思考、感受和经验上的自我探索。
循证实践专栏。该专栏总结了与该章内容和家庭治疗实践相关的近期研究。
个案研究专栏。该专栏呈现了反映该章内容的治疗案例,来帮助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家庭治疗实践之中。
临床笔记专栏。该专栏记录了如何将该章内容用在家庭治疗中的简要信息或建议。
治疗性碰撞专栏。该专栏会展示临床片段和对话,用于理解理念在来访者和治疗师的语言中如何得以实现。
- 囊括开展家庭治疗的所有专业。全书的例子和素材反映了家庭治疗师可以来自多个专业,包括社会工作、婚姻与家庭治疗、心理学以及教育咨询。
- 更新了参考文献和引用材料。本版中的每一章都包括了的参考文献,并且呈现了对于各个问题的思考。各个来源的材料(例如,家庭治疗的模型,或者对图和模型的描述,以及直接引用)都已更新到版。
- 学习目标。每一章开头所列的学习目标都与该章的内容相符。每个目标所对应的内容都能在正文中找到。
- 更为关注性少数(LGBTQ)家庭。在整本书中增加了对于性少数群体的关注,包括在章节内容和学生练习部分。一部分像临床工作者一样思考专栏呈现了性少数家庭所面对的真实生活问题。
- 内容更为简练。我们精练了全书体量,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并配以相应的阅读材料。
- 新的推荐阅读材料。许多章节在后的推荐阅读部分呈现了新的或更新后的材料。这些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参考有关各章节内容的原始材料。
艾琳·戈登堡
赫伯特·戈登堡
作者简介
艾琳·戈登堡(Irene Goldenberg)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神经精神病学研究所精神病学系的心理学名誉教授,目前也在弗吉尼亚州大洛杉矶医疗保健系统指导博士和家庭治疗项目。她与赫伯特·戈登堡(Herbert Goldenberg)一起荣获了2007年美国家庭治疗学会终身成就奖。她是美国婚姻和家庭治疗协会、美国家庭治疗学会和美国心理学协会家庭治疗分会的成员,以及美国心理学协会会士。
马克·斯坦顿(Mark Stanton)
美国阿祖萨太平洋大学心理学研究生教务长和教授;曾任阿祖萨太平洋大学行为和应用科学学院创始院长,研究生心理学系主任以及博士项目创始主任。他曾任美国伴侣和家庭心理学委员会主席,美国心理学协会家庭心理学分会主席。他的执业经历丰富,是加利福尼亚州的注册心理学家,也获得了美国职业心理学委员会伴侣和家庭心理学资格认证,荣获了美国心理学协会家庭心理学分会2007年度家庭心理学家称号。他曾担任《伴侣与家庭心理学:研究与实践》(Couple and Family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的主编(20112014)、《家庭心理学家》(The Family Psychologist)的主编(20022007)。他也是《伴侣和家庭心理学专业能力》(Specialty Competencies in Couple and Family Psychology)和《家庭心理学手册》(Handbook of Family Psychology)的合著者。
赫伯特·戈登堡(Herbert Goldenberg,19262008)
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心理学名誉教授,美国婚姻和家庭治疗协会、美国家庭治疗学会和美国心理学协会家庭治疗分会的成员。
译者简介
王雨吟
中山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临床心理学方向获得博士学位;已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同时担任多本学术期刊审稿人;有超过15年的临床干预经验,主要治疗方向为家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