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西方中世纪主要逻辑理论进行了全面研究,研究了这些理论的来龙去脉以及内在关联,建立了一个涵盖整个中世纪逻辑的巨幅画卷,这在国内学术界尚属首次。本著还从现代视角讨论了中世纪逻辑理论与现代逻辑相关理论的关联,主要包括中世纪词项区分理论与现代逻辑摹状词理论,中世纪指代理论与现代逻辑指称理论,中世纪不可解命题理论与现代逻辑悖论消解理论和相应的真之理论,中世纪推论理论与现代逻辑推理理论、可能世界语义学等之间的关联;并以现代逻辑术语和方法重建了中世纪唯名论自然逻辑语义学,等等。这些问题赋予了中世纪逻辑研究的现代意义。在研究方式上,与过去对中世纪逻辑的研究基本都是通史式笼统讨论不同,本著采用专题式研究,以中世纪主要逻辑问题为主线,强调对问题的深度探讨。著作建立在海量一手文献(原始文献)基础之上,使得该著兼具中世纪逻辑导读著作功能。读者不仅能通过该著了解中世纪逻辑的原貌,也能够了解当今对于中世纪逻辑研究的最新进展。
胡龙彪,1971年12月生。浙江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哲学博士,兼任中国逻辑学会理事,浙江省逻辑学会副会长,常务理事。主要从事西方逻辑史研究,以及教父哲学与逻辑学的交叉研究。曾在美国Fordham大学做访问学者(2011,3-2012,3),与中世纪逻辑研究学术带头人Klima教授合作。已发表著作6部。其中多学科交叉研究专著《拉丁教父波爱修斯》(2006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被列入“浙江大学学术精品文丛”,并获得浙江省高校系统科研成果一等奖、浙江省政府优秀著作奖等多个奖项。中世纪逻辑研究专著《中世纪逻辑、语言与意义理论》(2009年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被列入“当代浙江学术文丛”、“光明学术文库”,获得过浙江省高校优秀成果二等奖。曾主持两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研究项目。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中世纪自然逻辑及其现代重建研究》2019年11月获“优秀”结项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