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集中探讨这一论题:我们如何能够在既不接受语言实在论、又不向任何一种语言唯心论示好的情况下,设想语言和实在的关系?维特根斯坦并不像其他语言哲学家那样,先将语言和实在视作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然后再试图在二者之间建立起某种关联。他另辟蹊径,将这种引发无限纷争的二元对立模式抛掷一边,转而从作为语言使用者的人如何在其诸多生活形式中同实在相交融这一视角入手,探讨纷繁复杂的语言实践活动。只要看,不要想;只做描述,不构建任何理论。这便是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的基本精神,而迪尔曼相当准确地把握住了它,并以此为线索打开了一个解读维特根斯坦哲学的大思路。
李国山,1965年12月生,安徽寿县人。1984-1991年,就读于四川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硕士学位;1991-1997年在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工作;1997-2000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期间赴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访学一年;2000年至今,在南开大学哲学院工作。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2012年起,担任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常务理事。现为南开大学哲学院外国哲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分析哲学、西方认识论。已出版学术专著《言说与沉默》(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语言批判与形而上学》(商务印书馆,2014年),出版译著6部、教材4部,发表学术论文、译文四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