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中国神话古今活态传承形式为研究对象,探讨神话的活态传承形式及其所发挥的民族文化记忆功能,从而进一步完善中国活态神话的理论,为建立中国特色的神话学添砖加瓦;并通过这种研究,揭示中国神话活态传承形式在维系民族根脉、文化传统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本书将中国古今神话活态传承形式分为口头传承、仪式传承、图像传承、景观传承等,分别分析了每一种传承形式的基本原理、类型、特征或功能,并梳理了中国神话活态传承形式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神话活态传承形式的民族文化记忆功能:如始祖神话记忆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功能;龙神话记忆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象征符号的功能;体系神话记忆传承各民族远古历史文化的功能;神话历史人物记忆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功能。总之,中国神话活态传承形式所沉淀的民族文化记忆具有增强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功能。
向柏松,男,土家族,湖北省建始县人,文学博士,现任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职: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湖北省文学艺术届联合会主席团委员,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长期致力于土家族民间文学研究与南方少数民族创世神话研究,划分了中国各民族创世神话的类型,并对其形成进行了深入分析。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8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家重大攻关项目子课题1项,教育部项目2项,国家民委、文化部项目各1项。获湖北省社科奖3等奖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