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其经济正处在方式转变、结构优化、动能转化的关键期,深化要素供给侧改革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成为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转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因势而变,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参与多元主体合作办学。随着2016年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在各地推进和落实,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已迈入了“营利与非营利”两分的分类治理时代。在这一分类发展背景下,公共高等教育服务体系建设势在必行,这意味着需要更加多元的社会力量和资本参与办学。因此,如何规范公民合作办学行为及提升公共高等教育供给效益成为亟待深入研究的课题。本书以社会资本与分类理论为视角,分析研究新时代公共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运行机制和发展趋势等问题。
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聘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管理与政策研究所所长。中国教育经济学会理事,四川省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入选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和学校光华百人计划。电子科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后。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与比利时荷语鲁汶大学教育与社会实验室联合培养博士。主要从事教育学与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跨学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