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试图从合法性危机与合法性建构的角度思考文学理论问题,并通过文学批评实践具体地触及理论问题。理论思考主要基于三个维度,一是反思社会理论视野下的文艺领域的规范性基础与合法性问题,认为审美领域既有规范又超越规范;二是探讨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合法性危机,试图从形式的意识形态论加以重建;三是阐发文艺符号学的合法性命题。三者都存在着合法性危机与理论的悖论,但是文学艺术是存在的,又是必然的,当代历史语境中的合法性重建必须在意识形态、审美文本与历史语境的复杂纠葛的结构元素中艰难地展开,理论之后不是理论的死亡而是理论的创新开始,理论合法性与历史描述性进程在张力中展开。文学批评实践也主要从理论合法性危机与重建中展开文本与文学现象的细读,涉及传统文化与意识形态,现代性与文学形式,后现代欲望与审美问题。
傅其林,1973年生,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文献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担任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副会长,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四川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四川省人民政府第十八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一等奖等奖励。出版《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核心问题》《宏大叙事批判与多元美学建构》《阿格妮丝·赫勒审美现代性思想研究》等学术著作;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European Review,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Thesis Eleven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