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述评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双重角度出发,辨析并界定了“民族”“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适应”“文化认同”“媒介涵化”等重要概念。其次,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内生动力机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逻辑和当代价值等方面,系统揭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在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重大现实性。再次,基于田野调查和问卷调查,全面分析西北地区流动人口的整体情况、社交媒体使用偏好、子群体社交媒体使用的差异性、社交媒体使用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的内在机制,及其在社交媒体环境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次,使用并行三角互证策略将田野调查资料及统计数据分析相互整合,在揭示其内在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社交媒体视域下西北地区流动人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文化和法治路径。最后,在文化的深度和文明的广度上,深入讨论以短视频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对西北地区流动人口、及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的多维价值和短视频时代对人类社会的多元意义。
李娟,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杜克大学访问学者,甘肃省飞天学者青年学者,兰州大学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兰州大学社科处副处长,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系主任,中国新闻史学会传播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主要从事媒体人类学、传播与社会发展、民族地区跨文化传播、中西文化比较视野下的国际传播等方面的研究。出版学术专著1部,在《现代传播》、《甘肃社会科学》、《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等权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项,科技部引智项目2项,甘肃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子课题1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4项,其它各类项目10余项。2021年,1篇有关中美文化交流、独立完成的调研报告获现任中央政治局常委肯定性批示,并批转中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