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帝国,但秦政权缺乏可以依靠的社会势力的支持,秦亡于中坚社会势力的缺失。汉初,新贵族(同姓诸侯王)、功臣集团,弥补了汉政权的中坚社会势力。武帝之后,汉政权通过独尊儒术、察举制等一系列措施使得各种社会势力逐渐融入到政权体系之中,地方豪强大族、文吏、士人甚至一些贫窭者都实现了向士大夫的转化。至西汉中后期,士大夫间的关系逐渐紧密,由“相善”“厚善”发展为“同志”“同好”的群体性认同关系,士大夫阶层逐渐形成。士大夫既在朝廷为官,掌握有一定的政治权力,并且是汉王朝忠心的支持者;又扎根社会之中,拥有一定的经济势力和社会势力,具有极高的社会威望,有着以皇帝为中心的、稳定的社会结构。士大夫阶层是汉王朝的中坚社会势力。
张继刚,1982年生,甘肃通渭人,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中国历史研究院田澍工作室研究员,主要从事秦汉史、简牍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2010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13年6月毕业于南开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21年10月,在西北师范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在《中国史研究动态》《西北师大学报》《甘肃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专项项目《出土简牍所见体育健身资料整理与研究》(19VJX167)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