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社会治理对于落实党的政策方针有着决定性影响,基层治理效能直接影响着政策的落实和党在基层的生命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本书将协同治理理论、共生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等与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相融合,挖掘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理论逻辑。本书分析了基层治理多元主体在微观个体层面的行动逻辑及治理实践、基层治理组织层面关键主体的行动逻辑及治理实践、数字化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多元主体多层级共治、数字化赋能基层治理共同体高质量发展。
管理学博士,山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近十年来,一直从事公共行政、公共管理等相关问题的研究。主持包括山东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科研项目2项,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1项,山东省人文社科项目2项,济南市哲学与社会科学项目1项,中国教育学会课题1项等,参与多项国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