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生存论研究”丛书第六卷。 1.主题:尝试构建一种共生存在价值论。 2.基本观点:价值是基于存在的人为构造,是确立人与人、人与事、人与人的世界和人与存在世界相交道的尺度坐标和边界约束。所以,价值构造并非任意,而应以纯粹共性、普遍功能和共生存在为基本准则,既要以意义为来源,更要以事实为依据。并且,意义向价值生成和价值向意义回返,必以事实为桥梁。 3.基本创见:盛行于世的价值理论,是有用与效率的使用价值理论,体现鲜明的实利诉求和工具色彩,当它发挥尺度判断功能时,往往会出现见物失人、见利弃善和扬欲张恶的价值错乱。以意义为源泉并以事实为依据的价值,其基本面是存在价值。存在价值向生活世界的敞开,即是生存价值对实践活动的牵引或规范,生成使用价值。存在价值始终是等同的;以此生成的价值效用,始终是互予的,亦可说是互生和共生的。 4.意义与价值:(1)存在意义是创化的,意义创化论构成价值的存在论。(2)以存在意义为源泉的价值构建,必以事实为依据,并以普遍规则为基本判据。(3)由存在价值、生存价值和使用价值构成的价值坐标及判断体系,可从根本上解构价值的实利主义和工具主义,杜绝市场、垄断、威权对价值的腐蚀。
唐代兴(1956.9-),四川师范大学二级教授、特聘教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研究领域:当代哲学(包括本体论、哲学方法、美学、伦理学、政治哲学)学术主题:当代人类何以才能理存在发展?即人善待人何以可能?人善待环境何以可能?人善待历史和文明何以可能?学术志业:创建本土化的当代哲学,即生态理性哲学及思想体系。初步成果:在三联书店、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等出版生态理性专著28部,代表作有《语义场:生存的本体论诠释》、《生态理性哲学导论》、《生态化综合:一种新的世界观》、《伦理学原理》、八卷《生境伦理学》和三卷《国家环境治理研究》。在《哲学研究》、《北京大学学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道德与文明》、《伦理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234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主持四川省科基金4项。先后获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独立二等奖6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