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基于自身十分丰富的对于古典文学艺术的审美鉴赏经验,将心理学的“科学性”研究引入美学理论阐述和拓展,探讨对艺术形式的感知与人的生理、心理、情感反应之间的关联性。该书的副标题明确点出“心理美学导论”,可视为欧洲美学“新科学”趋向进入英国美学传统的一个显著标志。 “心理美学”作为跨学科性质鲜明的理论研究,在现代美学史发展历程中具有颇为重要的意义,在一定意义上尝试打通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领域之间的通道,以崭新的视角来展开研究,也为其后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路。本书作为一部导论,将较新颖的理论思路付诸文字,作者在写作时十分注意所面对读者的知识储备和理论预设,尽力以明晰易懂、深入浅出的阐述和分析来展开相关研究。同时作者以自身作为女性的细腻敏锐和丰富的审美经验,使得该书作为美学理论著作,能够做到理论阐述与文学艺术作品鉴赏和创作分析相融合,相得益彰。
弗农·李(Vernon Lee,1856—1935),英国文艺批评家、作家佩吉特(Violet Paget)的笔名,又译作浮龙·李。主要美学理论著作有《美与丑》(1897,与C. Anstruther Thomson合著)和《论美》(1913)。她将十九世纪发端于德国并在欧洲兴起的“审美移情说”理论——移情又被译为共情或共鸣,该理论将心理学与美学理论进行跨学科融合研究——带进英国美学研究界,并成为其代表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