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现代国际分工发展变迁的视角分析全球价值链运行的动态机制,以政治经济学分析为基础,解释国际分工中引起国家间利益分配机制变化的技术根源和制度根源,从微观的技术角度和宏观的国际环境两个方面探索全球价值链的演化变迁,并提出 “一带一路”倡议重构全球价值链的可能路径。 本书通过对比美国保护主义政策对全球价值链的割裂效应和“一带一路”倡议对全球价值链发展的推动效应,指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让中国有能力和决心利用这一全球性发展平台重塑全球价值链,推动国际分工朝着更加合理、更加公平的方向发展。本书结合全球价值链的政策实践和理论发展,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全球价值链的研究视野。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现任职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博士期间赴德国波恩大学经济系联合培养,工作期间作为访问学者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关系研究院开展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全球价值链、中国周边外交。在《当代亚太》等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撰写中英文时评和内参百余篇,参加中央部委政策咨询十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