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以来的制度构成了文学存在样态的前提和背景,文学制度成为规约文学走向的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而1978年文学评奖制度的建立无疑是中国文学现代性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本课题通过对1978年到2019年中国文学评奖制度的研究,探寻中国现代性进程与文学评奖制度之间的关系,并揭示出中国文学评奖制度后的运作机制,为我们理解当代文学的样态及在全球化语境下如何完善中国文学评奖制度提供了一个重要视角。通过研究1978年到2019年的中国文学评奖的具体样态,指出,第一个十年的评奖是在现代化诉求的语境下完成,因而文学评奖在一定层面上整合了整个社会和不同群体对未来的想象,文学评奖及运作机制上表现出某种一致的价值诉求;而到了第二个十年,是逐渐从具有整一性的现代化诉求时期逐渐走向具有多元性的现代性时期,进而这一时期的文学评奖在形成某种被普遍认同的文学价值诉求上相对乏力;而从90年代末期到现在,是文学评奖的众声喧哗时期,处在不同位置的文学评奖形成了与其所处位置相一致的评奖策略和评奖目标,在一定层面上这是各类不同的文学评奖自说自话的时期。
范国英,女,1970年10月出生,四川西昌人。2006年7月毕业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文艺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06年10月到2009年12月在山东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现为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学。目前已出版专著2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