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公共健康伦理的基本理论研究”(17BZX020)的最终成果。本书聚焦公共健康伦理的基本理论,以“公共健康伦理何以可能”为切入点,在正面回答公共健康伦理的可能性、解决公共健康伦理学科合法性的基础上,重点阐释公共健康伦理的基本论域、本质、结构、向度、功能和运行机制,并兼及公共健康伦理的实践应用和中国特色公共健康伦理学的构建问题。本书分为绪论和八个章节。分别阐述公共健康伦理如何可能、公共健康伦理的基本论域、公共健康伦理的本质、公共健康伦理的结构、公共健康伦理的向度与功能、公共健康伦理的运行机制、公共健康伦理的实践应用和在理论自觉与范式转换中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公共健康伦理学。
朱海林,男,1974年生,湖南邵阳人,现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博士;兼任中国伦理学会健康伦理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云南省道德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2015年入选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2018年入选云南省“万人计划”文化名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研究项目和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各1项;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科研课题多项。出版专著3部;在国家社科基金《成果要报》、《自然辩证法研究》、《道德与文明》、《伦理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多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伦理学》等书刊转载;获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