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总论和专题两篇。总论比较系统地阐释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背景及路径等问题,同时对社会生产力尤其是先进生产力的历史进行了简要回顾。专题篇主要是围绕新质生产力的若干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探讨,主要分为三大板块,其逻辑关系如下图所示。第一板块主要是要素和条件支撑,包括建设科技强国、教育强国,加强人才支撑,建立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等。第二板块主要是创新主体,包括培育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和链主型大企业,发展创业投资和资本市场,弘扬创新和企业家精神,营造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等。第三板块是重点方向,包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数字经济及低碳循环经济等。
王昌林,男,汉族,1967年1月生,重庆市人,毕业于武汉工业大学,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中共党员,研究员。 现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施一公,男,汉族,1967年5月5日出生于河南省郑州市,结构生物学家,无党派人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欧洲分子生物学学会外籍会士。 现任西湖大学校长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第十三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欧美同学会副会长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西湖大学结构生物学讲席教授 ;曾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清华大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