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康德原著《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为基础,解析康德的先天综合命题何以可能的认知观,以及在对纯粹理性批判的前提下,归趣于理性自律的道德观。分析与解证康德认知与道德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逻辑推理进路;阐释它在对不同逻辑层次的理性机能进行批判的过程中,在理论、方法问题上所作出的贡献与存在的问题。以前者为轴心,从纵向探析与说明康德在西方哲学史中所完成的哥白尼式的革命”;从横向比较研究这场在“睡帽”中完成的德国启蒙运动,在认知与科学、宗教与道德等不同层面、不同向度上,所产生的哲学争论与后续效应。由之说明康德哲学作为西方哲学史上哲学思想的“蓄水池”,前康德哲学问题与思想理路如何流向并导致了康德的哲学问题与思想,且康德哲学的内在矛盾、二元论、不可知论、知性方法等,又成为康德之后的哲学家建构各自哲学的重要思想前提与理论基础。
王振林,女,1956年生,哲学博士,现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知识论学会理事。曾先后到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做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现代西方交往理论,西方伦理道德哲学。出版专著:《解析与探索:哲学视域中的主体际交往》;《人性、人道、人伦-西方道德问题研究》,《现代西方交往理论研究》,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7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