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主要以文体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作为考察的视角,以蒋光慈、郭沫若、丁玲及其文学写作为中心,对现代文学史上的“革命文学”书写作一番考察。主要通过对蒋光慈“革命加恋爱”小说叙事模式的建构及其小说人物菊芬(《菊芬》)的形象塑造问题、郭沫若文学写作中的改写问题、丁玲从早期“自叙”式抒情文体到后期大众/人民叙事的史诗文体的转变问题探讨的基础上,以文体与意识形态的交互关系为中心,来继续阐述中国现代历史语境下,“革命”“革命文学”“文学革命”三者彼此间相互纠缠的关系,由此对其间蒋光慈、郭沫若、丁玲三人文体与意识形态之间的文学书写姿态予以揭示;并在此基础上对文体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本身作延伸性探讨,指出文体问题对于包括“革命文学”在内的文学研究的重要意义,进而在探讨文学如何为政治修辞的问题上阐明:文体本身即意识形态的表达。
龙昌黄(1978—)江西永修人,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博士。男,江西永修人,文学博士,现任职于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先后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两项(中国文学艺术思想通史·现代卷【13JD750003】,中国近现代文论话语的转型和嬗变研究【17JJD40002】)。公开发表论文数篇(含CSSCI1篇,CSSCI扩展版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