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不散步我就像死了一样……埋没半个世纪的天才作家瓦尔泽,卡夫卡服膺、本雅明赞赏、黑塞推崇)
定 价:¥52
中 教 价:¥31.20 (6.00折)
库 存 数: 16
发表于1917年的《散步》是瓦尔泽散文的代表作,而作者本人也因此被称为错过了时间的散步者。散步在他的作品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没有像在这部作品中这样被优雅地思考过。
不散步我就像死了一样,瓦尔泽说,我所热爱的事业也就毁灭了。然而在当时的评论家眼里,《散文》不过是雕虫小技而已。瓦尔泽从一篇散文滑向另一篇散文,以移动的视角、哲学的思辨漫步于城镇和乡村之间。一个瑞士作家在世纪之交写的心灵独白,深深影响了一众文学大师。即使在他自己的一生中,罗伯特·瓦尔泽没有得到大众的接受,但他却得到了W.G.塞巴尔德、苏珊·桑塔格、赫尔曼·黑塞和J.M.库切等作家的推崇。像卡夫卡一样,瓦尔泽写的是人类生存的孤独和不安,仆人、写字生、学生、打工者等小人物与社会及命运的抗争是瓦尔泽文学的永恒主题。
罗伯特·瓦尔泽的《散步》曾受到卡夫卡、本雅明、黑塞、塞巴尔德、桑塔格、J.M.库切、埃利亚斯卡内蒂、约翰阿什伯里等著名作家的一致推崇。
卡夫卡心悦诚服,瓦尔泽的作品是我个人最伟大的发现, 桑塔格称赞,在他的《散步》中,关注一切有限、卑微与渺小……将流逝的时间以空间的形式体现得淋漓尽致,塞巴尔德推崇,人们如何能够理解一位深受阴影折磨,却在作品的每一页中点亮最柔和之光的作家……瓦尔泽一直是常伴我左右的伙伴。
罗伯特·瓦尔泽慢慢地穿过城市、村庄、树林、草地,记录下那些疏忽即逝的印象和挥之即来的思绪。他的故事诚实、讽刺、独特,从现实主义到寓言,总有觉不可思议的美。罗伯特瓦尔泽何以能在那个时代发现这么多令人震惊的事实?在他那个时代,世界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但存在的真相依旧是隐匿的、被遮蔽的,一个作家要想看到真相,原先的视力和方法都无能为力,必须突破。这个时候,头朝下就成了一种反叛,罗伯特瓦尔泽的写作证实了这一点。无论从话语方式还是从精神体验上说,罗伯特瓦尔泽都是以非文学的方式发动了一场关乎文学和存在的变革。
译者范捷平老师是罗伯特·瓦尔泽国内最早的中文译者,也是国内研究瓦尔泽的重要学者。其在德国攻读博学学位时的导师齐默曼(Hans Dieter Zimmermann)是罗伯特·瓦尔泽研究专家。《散步》全新修订再版,以瑞士雪山为设计背景,沉默、渺小、朴素,完美呈现瓦尔泽的文学风格与语言魅力。
罗伯特瓦尔泽(1878.4.15-1956.12.25),瑞士诗人、小说家,死后被誉为天才。他从事过各种卑微的职业管家、职员、图书管理员助理和书商,他的一生弥漫着一种疏离感与对孤独的渴望。《散步》是他最精彩的一部散文叙事作品,也是他最受读者喜爱的、确定他写作风格与特色的代表作。他于1905年搬到柏林,1913年回到贝尔后继续写作,1929年住进伯尔尼的瓦尔道精神病院。1933年,他被转移到黑里绍的另一家精神病院,彻底停止写作。1956年圣诞节,他像往常一样外出散步,午后孩子们在白雪覆盖的雪地里发现了他冰冻的尸体。
译者,范捷平,浙江大学外文学院教授,博导,以德国文学、文化学为主要研究方向,著有《罗伯特瓦尔泽与主体话语批评》《德国文学散论》等专著,发表《论瓦尔泽与卡夫卡的文学关系》《论班雅曼塔学校的符号和象征意义》《论瓦尔泽的小说〈雅各布冯贡腾的现代性〉》等核心论文。获柏林工大杰出贡献银质奖章。
代序命运如雪的诗人罗伯特 ·瓦尔泽 3
罗伯特 · 瓦尔泽瓦尔特 · 本雅明 27
新版序二十年后的再一次《散步》35
散步 41
托波特(II) 123
湖 166
意大利小说 170
在办公室 174
西蒙 176
六则小故事 187
一个什么都无所谓的人 199
柏林小女孩 202
陌生人 215
致纽扣 218
1926 年《日记》残篇 221
有关写作 280
微微的敬意 284
音乐 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