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较为系统地探究翻译家郭沫若的德语翻译贡献(主要是文学翻译,包括对歌德、席勒、海涅、尼采、施托姆、霍普特曼等重要德国作家的作品翻译,同时也兼及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著作和美术考古学学科的学术著作翻译),结合当时翻译所处的宏观社会、时代及文化背景来构建他与德国文化之间的内在关联,在考量德语作品翻译对其创作和思想等产生的影响这一基础之上,探求其对德国文化场域和知识谱系接受、融会到批判乃至疏离的心路历程,并发掘他对德国文化的态度与其心理复杂性变异之间的可能性联系。同时,也探索了德语世界对郭沫若的译介和研究,基于现有研究,进一步追问德语学界长久以来对郭沫若研究兴趣不高的深层原因,借此构建郭沫若与德国文化场域之间的双向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