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斯·布朗肖(Maurice Blanchot),法国著名作家、思想家,1907年生于索恩-卢瓦尔,2003年逝世于巴黎。布朗肖一生行事低调,中年后不接受采访与摄影,但他的作品和思想影响了整个法国当代思想界,对法国许多大知识分子和大作家如乔治·巴塔耶、列维纳斯、萨特、福柯、罗兰·巴特、德里达等都影响深远。
目前国内已出版了布朗肖的著作十余种,包括南京大学出版社近年的“布朗肖作品集”,重庆大学出版社的《不可言明的共通体》,商务印书馆的《文学空间》。但由于译介时间较短,国内的布朗肖研究才刚刚起步,而布朗肖本人写作的文风和思想的深度,也使得一般读者难以接近这位谜样的人物。因此,《莫里斯·布朗肖:批评读本》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份有分量的思想导读和研究指南。
《批评读本》是一部从生平和作品的角度全方位回顾布朗肖思想贡献的纪念文集。它将整理布朗肖的代表性写作,以及布朗肖研究的重要文本。既呈现布朗肖一生写作和思考的发展历程,也展示了他和法国其他思想家的交往与友谊,它将为读者揭开布朗肖其人其思的秘密。读本共分“友谊”“纪念”“批评”三个部分。
导 言
自由的存在:莫里斯•布朗肖(迪迪埃•卡昂 文)
友 谊
诗人的目光(伊曼纽尔•列维纳斯 文)
莫里斯•布朗肖(乔治•巴塔耶 文)
与花串对话,向莫里斯•布朗肖致敬(勒内•夏尔 文)
伙伴(米歇尔•福柯 文)
向莫里斯•布朗肖致敬(迪奥尼•马斯科罗 文)
论莫里斯•布朗肖的《灾异的书写》(罗贝尔•安泰尔姆 文)
无条件者II:莫里斯•布朗肖(埃德蒙•雅贝斯 文)
莫里斯•布朗肖(莫里斯•纳多 文)
友谊(路易-勒内•德•福雷 文)
不可证实者(皮埃尔•马多勒 文)
莫里斯•布朗肖(罗歇•拉波尔特 文)
莫里斯•布朗肖与诗歌(雅克•杜班 文)
永远的见证人(雅克•德里达 文)
向莫里斯•布朗肖致敬(让-吕克•南希 文)
批 评
致布朗肖的信:论《黑暗托马》(伊曼纽尔•列维纳斯 文)
作为语言的奇幻:论《亚米拿达》(让-保罗•萨特 文)
关于莫里斯•布朗肖:论《至高者》(皮埃尔•克罗索夫斯基 文)
白夜:论《死刑判决》(罗歇•拉波尔特 文)
沉默与文学:论《在适当时刻》(乔治•巴塔耶 文)
阅读笔记:论《那没有伴着我的一个》(米歇尔•布托 文)
布朗肖的空间:论《文学空间》(亨利•托马 文)
我们死在其中的这个世界:论《最后之人》(乔治•巴塔耶 文)
居间的言语:论《等待,遗忘》(米歇尔•德吉 文)
思想的游戏:论《无尽的谈话》(莫里斯•纳多 文)
谈谈布朗肖:论《灾异的书写》(迪奥尼•马斯科罗 文)
布朗肖的卡夫卡阅读:论《从卡夫卡到卡夫卡》(里夏尔•米耶 文)
对峙中的共通体:论《不可言明的共通体》(让-吕克•南希 文)
短评:论《白日的疯狂》(马克斯•阿洛 文)
死亡的质疑:论《我死亡的瞬间》(菲利普•拉库-拉巴特 文)
附 录
莫里斯•布朗肖年表(克里斯托夫•比当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