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丛书:物华风情》包含的内容有:长门赋并序、登楼赋、洛神赋、桃花源记、登大雷岸与妹书、芜城赋、滕王阁序、冷泉亭记、小石潭记、醉翁亭记、石钟山记、后赤壁赋、黄州快哉亭记、岳阳楼记、过小孤山大孤山等。
源远流长的中华五千年文化,滋养着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那些饱含圣贤宗师心血的诗歌、散文,历经了发展和不断地丰富,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铸就了中华民族的脊梁,毋庸置疑地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永恒的精神食粮、灿烂的智慧结晶。然而受课时篇幅所限,能够收入到中小学教科书的经典作品必定是极少数。为此,我们精心编辑了这一套集古代经典诗歌分类赏析、古代经典散文分类赏析为一体的《文学常识丛书》。
本套丛书包括:古代经典诗歌分类赏析共十册——《诗中水》《诗中情》《诗中花》《诗中鸟》《诗中雨》《诗中雪》《诗中山》《诗中日》《诗中月》《诗中酒》;古代经典散文分类赏析共十册——《物华风清》《人和政通》《诙谐闲趣》《情规义劝》《谈古喻今》《修身养性》《奇谋韬略》《群雄争锋》《逝者如斯》《天下为公》。
读古诗,我们会发现诗人都有这样一个特征——托物言志。如用“大鹏展翅”泰山绝顶“来抒发自己对远大抱负的追求,用”梅兰竹菊“”苍松劲柏“来表达自己对崇高品格的追慕;用”青鸟红豆“鸿雁传书”寄托相思,用“阳关柳色”“长亭古道”排解离愁,用“浮云”来感慨人生无常、天涯漂泊,用“流水”来喟叹时光易逝、岁月更替,用“子规”反映哀怨,用“明月”象征思念……总之,对这些本没有思想感情的自然物,古代诗人赋予它们以独特的寓意,使之成为古诗中绚丽多彩的意象。正是这些意象为古诗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古典散文同样也散发着艺术的光辉,但更引人瞩目的是它所蕴含的思想精华,或纵论古今,或志异传奇,或微言大义,或以小见大,读后不禁让我们对古人睿智的思想和优美的文笔赞叹不已。
希望能通过这套丛书,使广大中学生对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长门赋并序
登楼赋
洛神赋(并序)
桃花源记
登大雷岸与妹书
芜城赋
滕王阁序
冷泉亭记
小石潭记
醉翁亭记
石钟山记
后赤壁赋
黄州快哉亭记
岳阳楼记
过小孤山大孤山
西湖七月半
湖心亭看雪
游庐山记
游小盘谷记
登泰山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