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气化研究
定 价:¥98
中 教 价:¥73.50 (7.50折)
库 存 数: 8
新型电气化是以能源消费革命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推动在终端用能领域以电能和电制氢、电制燃料原材料等对化石能源进行全面深度替代,提升综合电气化率,推动在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高效便捷、智能灵活的用能方式。本书共分六章。第d一章系统阐述新型电气化的理念内涵与重大意义。第二章全面梳理新型电气化的六大类关键技术,研判发展趋势。第三章构建综合性、系统性的能源情景预测模型,分析测算中国的电气化发展潜力与路径。第四章构建新型电气化负荷灵活性调节模型,提出等效储能的灵活性评价指标,量化评估各类用电负荷对电力系统的灵活性贡献潜力。第五章结合产业发展阶段与特征,提出政策与机制建议。第六章总结报告的主要观点。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能源发展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中国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扎实推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了中国力量。电力是连接清洁能源与各类用能需求的纽带,未来将在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新型能源体系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持之以恒推动能源消费革命,积极推动能源消费电气化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协同发展,是落实双碳目标任务的必由之路,也是在能源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为凝聚共识、加快行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开展了新型电气化研究,旨在与社会各界和行业各方共同探讨推进能源消费电气化的理念、路径、技术、政策等问题,以供需协同加快推动全球能源转型进程。研究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系统性的新型电气化发展潜力综合评估模型。本书共分为五章:第1章系统阐述新型电气化的理念内涵与重大意义。第2章全面梳理新型电气化关键技术,研判发展趋势。第3章构建综合性、系统性的能源情景预测模型,分析测算电气化发展潜力与路径。第4章构建新型电气化负荷灵活性调节模型,提出等效储能的灵活性评价指标,评估各类用电负荷对电力系统的灵活性贡献潜力。第5章结合技术成熟度,提出政策与机制建议。电气化是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核心和关键,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本书能为政府部门、国际组织、能源企业、金融机构、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相关人员开展政策制定、战略研究、国际合作等提供参考和借鉴。受数据资料和研究编写时间所限,内容难免存在不足,欢迎读者批评指正。编 者?????2024年7月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简称合作组织),是由致力于推动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相关企业、组织、机构和个人等自愿组成的国际组织。注册地设在北京。合作组织的宗旨是推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推动实现联合国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和应对气候变化目标,服务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合作组织将积极推广全球能源互联网理念,组织制定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规划,建立技术标准体系,开展联合技术创新、重大问题研究和国际交流合作,推动工程项目实施,提供咨询服务,引领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
前言1 理念与意义 11.1 发展现状 21.2 概念与内涵 61.3 重大意义 71.4 新型电气化与新型电力系统 112 关键技术 132.1 电气化交通 142.2 电制热(冷) 362.3 电照明 472.4 数字基础设施用电 482.5 电冶金 532.6 氢冶金 542.7 电化工 552.8 电烘干 582.9 小结 613 潜力与路径 633.1 电气化潜力评估模型 643.2 交通领域 753.3 居民与商业领域 833.4 工业领域 923.5 农林牧渔领域 1173.6 全社会电气化路径 1214 系统灵活性贡献 1274.1 模型框架 1284.2 分领域灵活性 1474.3 综合灵活性分析 1685 政策与机制 1735.1 政策建议 1745.2 市场机制 1815.3 新业态新模式 1855.4 投融资机制 1865.5 小结 188结语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