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育种学(第2版)/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鱼类育种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全书共分为13章,包括绪论,引种与驯化,选择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雌核发育与雄核发育,性别控制技术,细胞核移植技术,体细胞杂交,转基因技术,分子育种,育种工作的规划、组织与管理等内容。书后附录包括我国引进的主要经济鱼类名录,我国已审定通过的鱼类品种名录,我国已建成的国家鱼类原、良种场,我国已建设的鱼类遗传育种中心。
《鱼类育种学(第2版)/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可供高等农林院校水产养殖和相关专业的本科生作为教材,以及研究生作为参考书,也可供从事水产遗传育种、水产养殖和水生生物等方面研究的学者和技术人员参考。
《鱼类育种学》最早于1999年作为“九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全书共12章,由上海水产大学(现上海海洋大学)楼允东主编,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沈俊宝与刘明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夏德全、上海水产大学杨先乐以及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俞豪祥等参与编写。该书出版后,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好评。2001年,经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批准,《鱼类育种学》用作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并延续至今。2006年,该教材获得了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优秀教材奖。同年,出版了教材修订版,并增加一章“引种与驯化”。
十几年来,国内外在鱼类选育种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且取得了不少进展。考虑到本书第一版出版多年,已不能很好地反映当前该领域的技术水平和科研成果,教材内容亟须更新与补充,为此,我们借普通高等教育农业部“十三五”规划教材出版之际,在原教材的基础上,组织了有关高等院校老、中、青教师和科研院所育种科研人员编写了本教材。本版教材基本上保持了原教材的编写特点和风格,除系统地阐述鱼类育种的基本原理与应用技术外,着重反映我国鱼类育种的技术水平和最新科研成果,并注意反映本学科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动向,以保持学科内容的先进性和完整性。文字力求简明扼要,条理分明。在结合国内外育种技术发展现状与动向的基础上,我们对第一版教材内容做了一些变动,删去了“组织培养技术”一章,增加了“分子育种”一章,全书内容仍为13章。有的章节变动不大,只对内容和文字做了若干修改和补充,有的章节变动较大,几乎是重新编写。附录部分也做了一些变动,并对保留部分的内容进行了更新。另外,每章内容后都增加了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品种的概念
一、品种的定义
二、品种必须具备的条件
三、品种的分类
第二节 育种的目标
第三节 我国鱼类育种技术研究概况
思考题
第二章 引种与驯化
第一节 引种与驯化的内容及其意义
一、引种与驯化的概念
二、引种与驯化的途径
三、引种与驯化的目的
第二节 鱼类引种与驯化概况
一、国外鱼类引种概况
二、我国鱼类引种概况
三、我国鱼类驯化概况
第三节 引种与驯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二、对策分析
思考题
第三章 选择育种
第一节 选择的概念与意义
一、自然选择
二、人工选择
第二节 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选择方法
一、质量性状的选择
二、数量性状的选择
第三节 选择育种的方法
一、单性状选择方法
二、多性状选择方法
三、选择配种的方法
第四节 育种值估计
一、传统的育种值估计方法
二、BLUP方法
三、基因组预测方法
第五节 鱼类选择育种实例
一、大西洋鲑和虹鳟
二、吉富罗非鱼
三、荷包红鲤
四、荷包红鲤抗寒品系
五、大菱鲆“多宝1号”
思考题
第四章 杂交育种
第一节 杂交育种的基本原理
一、杂交亲本的选择
二、杂交育种的方式
三、杂交的遗传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