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评论或推荐(名家、知名媒体、原版书的推荐等;从多种角度的评价):
这本书的真正魅力在于,每篇文章中都有无数的历史轶事和工程琐事,丰富的细节讲述……作者 对涉及的各种工程知识都有进行了简明扼要的讲述,无论是对工程师还是纸上谈兵的发明家来 说,这都是一本有益的读物。 克里斯廷·拉松(Christine Larson
这本书为我们展现了一些大型工程项目,例如英吉利海峡下的隧道、金门大桥、胡佛水坝、巴拿马 运河、1858 年铺设的大西洋电缆、大东方号轮船的首次下水等。作者展示了工程师们如何将 自己头脑中的奇思妙想、创意设计一步步转化为现实世界中的工程景观。……作者通过令人信服 地写作,将工程学领域中的实践戏剧化为人类意志、聪明才智和毅力的胜利。 《出版 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作者简介:
亨利·波卓斯基(Henry Petroski),杜克大学土木工程 教授和历史学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研究方向为结 构工程、设计、工程和技术史等。 波卓斯基很擅长采用以小见大的研究方法,富有创造性地 阐释设计的基本问题。他被《科克斯评论》誉为科技的 桂冠诗人,2006年荣获美国历史悠久且富有盛名的工程 奖华盛顿奖。已出版的中文著作有《日用器具进化史》 ( 2 0 1 8 )、《 铅 笔 :设 计 与 环 境 的 历 史 》( 2 0 1 8 )、《 请 原 谅 设 计》(2 0 1 8)、《改 变 世 界 的 6 种 力》(2 0 2 4)等。
译者简介:
朱轩慧,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世界文学与文化实验班, 现就读于德国汉堡大学亚非学院。自由译者,曾参与翻译 《何谓语文学:现代人文科学的方法和实践》(2021)。 王晓宇,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