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智能座舱系统与应用 行云新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定 价:¥69.9
中 教 价:¥54.52 (7.80折)
库 存 数: 1
本书共分为6 个能力模块,分别是:对智能座舱系统的基本认知、对智能座舱硬件的基本认知、掌握智能座舱中机器视觉技术的应用、掌握智能座舱中语音交互技术的应用、掌握智能座舱中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的应用、掌握智能座舱场景测试技术,并下设19 个任务。全书以做中学为主导,以程序性知识为主体,配以必要的知识点和策略性知识,重点强化如何做,将必要知识点穿插于各个做的步骤中,边学习、边实践,同时将课程思政融入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实训教学中渗透理论的讲解,使所学到的知识能够融会贯通,让学生具有独立思考、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动手能力,成为从事智能网联汽车相关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本书内容通俗易懂,可作为职业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智能网联汽车工程技术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相关专业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1)以学生为中心。活页式教材具备工作活页和教材的双重属性,这种双重属性直接赋予了活页式教材在装订形式与内容更新上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使得教材可以依据产业发展及时调整相关教学内容与案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总目标,其中每一个能力模块都是完整的行动任务。按照 以学生为中心的思路进行教材开发设计,将教学资料的特征和学习资料的功能完美结合,使学生具备职业特定技能、行业通用技能以及伴随终身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2)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在教材编写之前,我们全面分析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领域的特征,根据智能网联汽车企业对智能传感设备标定工程师、高精度地图数据采集处理工程师、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评价工程师、智能网联汽车系统装调工程师、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支持工程师等岗位的能力要求,对职业岗位进行能力分解,提炼出完成各项任务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以此为基础进行教材内容的选择和结构设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衔接,最终实现学以致用的根本目标。同时,在内容设置方面,还尽可能与国家及行业相关技术岗位职业资格标准衔接,力求符合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为学生获得相关的职业认证提供帮助。3)以学习成果为导向。智能网联汽车横跨诸多领域,这使得相关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感到无从下手,我们利用活页式教材的特点来解决此问题,活页式教材是一种以模块化为特征的教材形式,它将一本书分成多个独立的模块,以某种顺序组合在一起,从而形成相应的教学逻辑。教材的每个模块都可以单独制作和更新,便于保持内容的时效性和精准性。通过发挥活页式教材的特点,我们将实际工作所需的理论知识与技能相结合,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便于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掌握工作所需的技能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知。总体而言,本活页式教材以学生为中心,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学习成果为导向,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经历完整的工作过程,创设沉浸式教学环境,并在交互体验的过程中构建专业知识,训练专业技能,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每一个任务均以学习目标、知识索引、情境导入、获取信息、任务分组、工作计划、进行决策、任务实施、评价反馈这九个环节为主线,帮助学生在动手操作和了解行业发展的过程中领会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培养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在每个能力模块中引入了拓展阅读,将爱党、爱国、爱业、爱史与爱岗教育融入课程中。为满足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需要,本活页式教材同时搭配微课等数字化资源辅助学习。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产教融合是培养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端所需的素质高、专业技术全面、技能熟练的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方式,也是我们教材体系建设的重要依据。2022 年11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 征求意见稿)》。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已成为汽车产业发展趋势的当下,政策的利好更进一步地推动了产业的健康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22 年上半年,我国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乘用车销量达288万辆,渗透率提高至 32.4%,同比增长46.2%。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数据显示,到2025 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仅汽车部分新增产值将超过1 万亿元;到 2030 年,汽车部分新增的产值将达到2.8 万亿元。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推进了产业端对人才的需求,根据等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未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人才缺口为103 万人,智能网联汽车人才缺口为3.7 万人,汽车行业技术人才、数字化人才非常稀缺。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作为汽车、电子、信息、交通、定位导航、网络通信、互联网应用等行业领域深度融合的新兴产业,院校在专业建设时往往会遇到行业就业岗位模糊、专业建设核心不清等情况。在政策大力支持、产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为满足行业对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人才的需要,促进中职、高职、职教本科类院校汽车类专业建设,特编写本教材。本教材围绕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专业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教育理念与教学要求,基于学生为核心、能力为导向、任务为引领的理念编写。在对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技能人才岗位特点、1 X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校一省一国家三级大赛体系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出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进而创设真实的工作情景,引入企业岗位真实的生产项目,强化产教融合深度,从而构建整套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本教材分为6 个能力模块。能力模块一为对智能座舱系统的基本认知,讲解了智能座舱系统的概念、结构、发展历程与应用场景;能力模块二为对智能座舱硬件的基本认知,讲解了智能座舱的技术架构、关键零部件与拆装方法;能力模块三为掌握智能座舱中机器视觉技术的应用,讲解了手势交互技术的应用、DMS 状态监测系统的测试、机器视觉在安全辅助驾驶中的应用;能力模块四为掌握智能座舱中语音交互技术的应用,讲解了语音交互技术在智能座舱领域的应用;能力模块五为掌握智能座舱中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的应用,讲解了如何实现数据的采集、标注、清洗与增强;能力模块六为掌握智能座舱场景测试技术,讲解了座舱场景的测试流程、测试工具与测试标准。各模块的学时分配见下表。能力模块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权重能力模块一 对智能座舱系统的基本认知 4 0 6.25%能力模块二 对智能座舱硬件的基本认知 5 5 15.625%能力模块三 掌握智能座舱中机器视觉技术的应用 8 10 28.125%能力模块四 掌握智能座舱中语音交互技术的应用 4 4 12.5%能力模块五 掌握智能座舱中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的应用 7 7 21.875%能力模块六 掌握智能座舱场景测试技术 4 6 15.625%总计 32 32 100%本书由山东交通职业学院于晓英、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陈道泉、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张朝山主编;行云新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吴立新、山东交通职业学院郑峥、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张力、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孙春玲、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魏志宁、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吴如艳参与编写。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书的内容难免仍存在欠缺,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编 者
行云新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中国自主创新企业、第44、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代表团赞助支持企业,是华为智能车目前全国唯一一家授权的高校人才培养培训伙伴,是比亚迪技能人才培养培训领域长期合作伙伴。参与了国家标准《汽车维修经营业务条件 第1部分:汽车整车维修企业》《新能源汽车维修维护技术要求》起草和制定,行业标准《新能源汽车检测维修专业能力评价》制定和开发,新版机动车检测维修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大纲的修订,高等职业学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顶岗实习标准制定,第六批职业学校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研制等工作。
序前言能力模块一 对智能座舱系统的基本认知 /001任务一 认知智能座舱系统的概念及结构 /001任务二 了解智能座舱的发展历程、前景及政策 /014任务三 了解常见车型的智能座舱 /025能力模块二对智能座舱硬件的基本认知 /034任务一 了解智能座舱的技术架构 /034任务二 认知智能座舱的关键零部件及芯片 /045任务三 完成智能座舱台架的认知与传感器安装 /061能力模块三掌握智能座舱中机器视觉技术的应用 /074任务一 了解机器视觉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074任务二 实现手势交互技术的应用 /093任务三 完成DMS 状态监测系统的测试 /110任务四 实现机器视觉在安全辅助驾驶中的应用 /133能力模块四掌握智能座舱中语音交互技术的应用 /146任务一 了解智能座舱语音交互技术 /146任务二 实现座舱中语音交互技术的应用 /156能力模块五掌握智能座舱中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的应用 /172任务一 了解常见智能座舱的数据集 /172任务二 实现数据的采集与标注 /181任务三 实现数据的清洗与增强 /194任务四 完成深度学习智能座舱开发流程的认知与实现 /211能力模块六掌握智能座舱场景测试技术 /228任务一 了解座舱场景的测试流程 /228任务二 认知座舱场景的测试工具 /240任务三 了解座舱场景的测试标准与需求 /252参考文献 /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