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机械化(北方本 第三版 非农机类专业用)》内容包括农业机械动力部分、田间作业及管理机械部分、收获及其产后加工部分和现代农业先进技术、精细农业简介等。《农业生产机械化(北方本 第三版 非农机类专业用)》重点突出,体现了少、精、新的原则,兼顾了不同专业的需求,可作为高等农业院校农学、农经、园艺、植保等专业的本科教材。
由原东北农学院主编的、农业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农业生产机械化》教材,于1991年修订以来,深受读者和任课教师的欢迎。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应用。目前该教材部分内容已经过时,需进一步补充和修改。为适应形势发展和满足教学需要,我们对该教材进行了再次修订。
原《农业生产机械化》(北方本),为高等农业院校非机械专业学生使用的农业机械化课本科教材,分为农学、农经专业分册和果树、蔬菜、植保专业分册两本教材。为了增加本教材的适应性,我们和原主编东北农业大学的沈美容教授商讨决定把两本分册合成一本。为适应新的形势,这次修订在章节编排和内容安排上都作了较大变动,兼顾各专业的通用性,力求简洁、完整和实用。在风格上基本保持原来的风格不变。
全书内容包括农业机械动力部分(一、二、三章)、田间作业及管理机械部分(第四~十一章)、收获及其产后加工部分(第十二~十四章)和现代农业先进技术、精细农业简介等,全书内容范围较广,但每章内容重点突出,体现了少、精、新的原则,兼顾了不同专业的需求,本书可以作为高等农业院校农学、农经、园艺、植保、农业教育和农业推广等专业的本科和专科教材,亦可供其他农业及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教材由蒋恩臣主编,参加编写的有东北农业大学周福君、贾富国,中国农业大学高焕文,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徐树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郭贵生,沈阳农业大学林静,、河南农业大学余泳昌,安徽农业大学王继先,山东农业大学李汝莘,内蒙古农业大学杜文亮,河北农业大学钱东平,山西农业大学崔清亮等。东北农业大学李磐、韩豹、郑先哲、王经武、刘宏新等也参加了部分章节编写和整理工作。本教材由浙江工程学院教授、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赵匀主审。
第三版前言
绪论
一、农业机械化的意义
二、国内外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前景
三、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与要求
第一章 内燃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
一、内燃机基本概念
二、四行程内燃机的工作过程
三、多缸四行程内燃机的工作过程
四、二行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
第三节 柴油发动机
一、机体零件及曲柄连杆机构
二、换气系统
三、柴油机的燃油供给系统
四、润滑系统
五、冷却系统
六、启动装置
第四节 汽油发动机
一、化油器
二、磁电机点火系统
第二章 拖拉机
第一节 概述
一、农用拖拉机的类型
二、拖拉机的主要组成
第二节 拖拉机的构造
一、传动系统
二、转向、制动和行走系统
三、电器设备
四、拖拉机的工作装置
第三节 拖拉机的运用
拖拉机的工作性能与运用指标
二、拖拉机的技术保养
三、油料的使用
四、内燃机的安全操作
第三章 电动机
第一节 概述
一、电动机的类型
二、交流异步电动机的系列和型号
第二节 电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一、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二、单相异步电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第三节 交流异步电动机的性能指标与工作特性
一、电动机的铭牌及性能指标
二、电动机的工作特性
第四节 电动机的使用
一、电动机的选型
二、电动机的接线
三、电动机的启动方式和启动电路
四、电动机的保养和安全操作
第四章 耕整地机械
第一节 概述
一、耕整地的目的
二、耕整地作业的农业技术要求
第二节 耕地机械
一、铧式犁的类型及特点
二、铧式犁的组成
三、犁体曲面的基本工作原理
四、犁耕机组的使用
第三节 整地机械
一、圆盘耙的类型
二、圆盘耙的构造和工作过程
第四节 旋耕机
一、旋耕机的构造
二、旋耕机的工作过程
三、旋耕机的使用
第五节 深松机具
一、深松犁
二、层耕犁
三、深松铲
第六节 保护性耕作
……
第五章 育苗和栽植机械
第六章 播种机械
第七章 水稻育秧及插秧机械
第八章 保护地设施和机械
第九章 中耕机械
第十章 植物保护机械
第十一章 灌溉机械
第十二章 谷物收获机械
第十三章 农产品干燥机械
第十四章 果蔬收获机械及加工、保鲜设备
第十五章 精细农业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