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科普文库:月亮的脸悄悄在改变(天文)》共分六章,其中主体部分是前四章,分别从宇宙奥秘、地球秘密、自然气象、山川地形4个方面来解释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中不乏至今仍在探索中的自然之谜。另外两个部分,则分别介绍了有关探索自然现象的发明创新和历史上著名的自然科学家。
《中小学科普文库:月亮的脸悄悄在改变(天文)》可用来激发学生对学科本身的学习兴趣,使每一个学生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书中的每一个故事在巩固学生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知识的同时,提高他们对学科本身的学习兴趣。
《中小学科普文库:月亮的脸悄悄在改变(天文)》:
天狗把月亮吃掉了——月食的形成传说古时候有一位名叫目连的公子,他好佛,心地善良,也很孝顺母亲。但他的母亲却是个很暴戾的人。
有一次,目连的母亲突然心血来潮,命人做了360个狗肉馒头,假说是素馒头,送到寺院去施斋。
目连劝说无效,忙叫人提前通知了寺院的方丈。方丈于是准备了360个素馒头,在目连的母亲来施斋时悄悄掉换。
这事被天上的玉帝知道了,他十分生气。命人将目连的母亲打入十八层地狱,变成一只恶狗,永世不得超生。目连为了救母日夜修炼,终于成了地藏菩萨,放出了母亲。
目连的母亲变成的恶狗逃出地狱后,因痛恨玉帝就跑到天庭去找玉帝算账。本性不改的她在天上找不到玉帝,就去追赶太阳和月亮,想将它们吃了,让天上人间变成一个黑暗的世界。
这只恶狗没日没夜地追赶太阳和月亮,追到哪个就将哪个一口吞下去。不过这只恶狗最怕锣鼓和爆竹的声音,一听到就会吓得把吞下去的太阳或月亮又吐出来。太阳、月亮获救后,又重新运行。恶狗不甘心再追赶上去吞掉,就这样一次次地吞吐,形成了天上的日食和月食,民间叫做“天狗吃太阳”、“天狗吃月亮”。
直到现在,每逢发生日食、月食时,还有不少城乡的百姓敲锣打鼓、燃放爆竹来赶跑“天狗”呢!其实,日食和月食都是正常的自然现象,与太阳、地球、月亮三者的运行有密切的关系。传说中的那只“天狗”,其实就是地球。
我们知道,地球和月亮本身都不会发光,靠反射太阳光来让人们看到它们。当我们站在太阳下时,后面背着太阳的方向会有一条影子。同样,地球在背着太阳的方向也会出现一条阴影,称为地影。其中,太阳光完全照不到的地方称本影,只受到部分太阳光直射的地方称半影。月球在环绕地球运行的过程中有时会进入地影,这样就产生了月食现象。
月食可以分为月偏食、月全食和半影月食三种。
当月亮刚与地球的半影接触时,亮度开始减小,肉眼不容易觉察到,称为半影月食,也有人不把它作为一种月食现象。
当月亮完全进入本影时,太阳、地球、月亮在一条直线上,人们完全看不到月亮,称为月全食。
如果月亮只有一部分进入本影,人们会看到月亮缺了一块,称为月偏食。月偏食在月全食的前后都会出现。
通常情况下,在农历每月的十五、十六,即望日,也就是月亮运行到地球的后面时,如果地球与月亮的中心大致在一条直线上,月亮就很容易进入地影,从而出现月食。但并不是每月的望日,都会出现月食。因为太阳和月亮在天空有不同的运行轨道,分别称为黄道和白道,它们并不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存在一个大约5度的交角。只有太阳和月亮分别位于黄道和白道的两个交点附近时,才有机会形成一条直线,从而产生月食。
科学小链接:月食的整个过程通常分为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5个阶段。
初亏:指月球刚接触到地球的本影区域,标志着月食的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