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先对美育和审美的概念做了清楚的阐释,地揭示了美的本质内涵,然后具体描述了各个领域的美,使读者对美的各种表现了然于心,从而提升读者的审美和人文素养。本书共8个单元,分别是“诗意的栖居:大学美育”“心灵的熏陶:审美活动”“曼妙的世界:自然美”“的追求:生活美”“心灵的旋律:艺术美”“线条的气韵:文字美”“人生的境界:辞章美”“智慧的火花:科技美”。
本书内容丰富,讲述生动,既可作为各类院校学行美育学通用教材,又可作为广大美学爱好者的参考书。
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学校美育工作是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事业。2020年10月,办公厅、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称《新时代学校美育意见》),旨在全面加强和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
《新时代学校美育意见》指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教育阶段将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学分制管理,学生修满公共艺术课程2个学分方能毕业。”
为了贯彻落实《新时代学校美育意见》,配合各高等院校的美育教学活动,满足广大学生对优质丰富美育资源的期盼,我们编写了这本《新时代大学美育》。本书在揭示美的本质内涵的基础上,以众多实物、实景图片为例,运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全面、系统地讲述了各种美的具体内容及其对人的不同价值。通过《新时代大学美育》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养成基本的审美能力,还可以通过生活实际的内容获得教益,产生积极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
具体来说,本书具有以下。
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内容实,展现美的真谛
本括8个单元,前两个单元对美育和审美的概念做了清楚的阐释,地揭示了美的本质内涵;第三单元至第八单元清晰地描述了各个领域的美,使读者对美的各种表现了然于心,切实提升读者的审美和人文素养。
2.模块多元,创新美育学习
本书每节均设有“美的印象”“美的视窗”“美的欣赏”“美的体验”4个模块,既可以让学生循序地认识美、了解美、爱上美、创作美,又增强了内容的可读性、趣味性、欣赏性和实践性。此外,这些模块中选取的内容学生的实际生活,可使他们产生代入感和共鸣感。例如,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本书在“辞章美”的“美的欣赏”模块中有意引入了爱情诗词,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爱情,使其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3.活动有趣,激发美的创作
本书设计的实践活动有趣,能有效激发学行美的创作。例如,“辞章美”的“美的体验”模块中设计的活括让学生咏唱《诗经》名篇、让唐诗带“我”去旅行、从歌词中找宋词等,趣味性和操作性都很强,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图片精美,令人赏心悦目
本书含有大量高清、精美的图片,与正文内容相互衬托,相得益彰;本书的版式设计也极富艺术气息,令人赏心悦目,使学过程也成为审美熏陶的过程。
5.资源豪华,呈现视听盛宴
本书配有精美的课件等教学资源,读者可以登录文旌综合教台“文旌课堂”(www.wegkt.com)下载。此外,书中还加入了大量的二维码,内容涉及广泛,如美景欣赏、茶艺欣赏、名曲欣赏、名画欣赏、诗歌朗诵、书法欣赏、影视欣赏等,读者只需拿起手机“扫一扫”,就能看到相关或教学资源,使学生在视听盛宴中充分领略美的文化,陶冶情操,充实心灵。
本书由刘英、袁向东、曾佳担任主编,陈芳、汤宁子、徐江昊、徐庐梦担任副主编。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在此向这些资料的作者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编写时间仓促,编者有限,书中存在的疏漏与不当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第一单元
诗意的栖居:大学美育
第一节 什么是美
美的印象
美的视窗
一、美的本质
二、美的特征
美的欣赏
美的体验
第二节 美的表现形式及分类
美的印象
美的视窗
一、美的表现形式
二、美的分类
美的欣赏
美的体验
第三节 美育及其作用
美的印象
美的视窗
一、美育对学展的作用
二、美育对学校发展的作用
美的欣赏
美的体验
第二单元 心灵的熏陶:审美活动
第―节 直觉反应
美的印象
美的视窗
一、自然审美
二、艺术审美
三、生活审美
美的欣赏
美的体验
第二节 情感体验
美的印象
美的视窗
一、自然观照
二、艺术欣赏
美的欣赏
美的体验
第三节 精神感受
美的印象
美的视窗
一、大自然的精神启示
二、艺术作品中的精神传达
美的欣赏
美的体验
第四节 思想分析
美的印象
美的视窗
一、人的行为
二、社会现象
三、类文化事物
美的欣赏
美的体验
第三单元 曼妙的世界:自然美
节事物之美
美的印象
美的视窗
一、基础与参照
二、存在类型
美的欣赏
美的体验
第二节景象之美
美的印象
美的视窗
一、美感景象
二、精神景象
三、情感景象
第二节 唐诗之美
美的印象
美的视窗
一、唐诗的形式
二、唐诗的分期
三、唐诗的
四、诗人的称号
美的欣赏
美的体验
第三节宋词之美
美的印象
美的视窗
一、宋词的特点
二、词牌的来源
三、宋词的
美的欣赏
美的体验
第八单元 智慧的火花:科技美
节科学之美
美的印象
美的视窗
一、天文历法
二、数学成就
三、三、中医养生
美的欣赏
美的体验
第二节技术之美
美的印象
美的视窗
一、牛耕技术
二、陶器轮制技术
三、活字印刷技术
美的欣赏
美的体验
第三节效能之美
美的印象
美的视窗
一、风车
二、提花机
三、大运河
四、都江堰
美的欣赏
美的体验
参考文献
饮酒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诗叙述了陶渊明隐居生活的情趣。诗人在劳动之余,饮酒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采菊东篱,遥望南山,人景融为一体,构成了一道美好的风景。全诗清新自然,表现出了诗人与世无争、怡然自得的精神境界。
正是因为诗人脱俗的品性和对人生透彻明了的感悟,所以在他看来,大自然中寻常的景色也散发出无争淡、恬静的韵味,这种韵味也让读者在诗中找到了心灵的栖居地,得到了精神上的极大满足。
反观现代社会,又有多少人能有如此心境?现在的生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舒适,但似乎现在的人们却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难维和的心境。假如心已被物欲的喧嚣所填满,又何谈拥和的心境呢?
美学家朱光潜在《谈美》中告诉我们,凡是美都要经过心灵的创造。生活原本就是充满诗意的,诗意的生活可以带给我们纯真的品质、坚定的信念和精神的享受,更会让我们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颗感受美的心灵和一种创造美的智慧。生活中到处都有美的存在,让诗意的心灵带领我们“美”的,在美的熏陶中创造更加绚烂的人生吧!
美是指能够引起人们美感的客观事物的一种共同的本质属性。简单来说,美就是由客观事物产生的、能够使人们心灵得到净化的事物属性。
客观事物是人们产生美感的基础。人们不自觉地被客观事物唤起了美感,获得了美的享受和精神感染。例如,当人们看到傲立于寒冬枝头的梅花时,便会想到坚韧不屈、铁骨冰心的高尚品格,如图1-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所示;看到苍翠挺拔的竹子时,便会产向上取之心,如图1-2所示。
积极性是人们区分事物美与丑的根本标准。如果某件事物能够使人的情感和精神发生积极向上的变化,如和谐流畅的琴声、悦耳的鸟鸣、欢快爽朗的笑声,那么,它是美的。反之,如果某件事物使人的情感和精神发生消极甚至痛苦、悲观的变化,如骗人的谎言、荒唐的、刺耳的刹车声,那么,它是丑的。
现实生活中,美时时都有,处处都有。我们可以徜徉其中,不断认识审美规律,去观察、去聆听、去发现……当然,美在艺术的领域中更为精彩。艺术家把人的情感和精神境界通过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文学、戏剧、影视、工艺、书形行多姿多彩的展示,构成了五光十色、万紫千红的“美的长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