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栋建筑,一条街道,一片城区,一座城市,无论大小,它们都承载了各种各样的人的活动与关联。正是或日常、或特例的行为不断积淀,让这些空间拥有特别的气质与氛围,成为本地人的留恋与游客的向往。从远山、道路、建筑、树木,甚至民俗活动与公厕中,看到人与空间的彼此塑造,看到城市中最具生命力的内涵,看到地方特有的味道。
从寻找地方特质的出发,《作为方法的空间》是认识集美学村与集美大社的起点,也是城市更新的第一课。它提供了认识城市空间的方法与一个历史城区的分析案例这种空间特质是历史的包浆,是城市更新中最应该被看到、受爱护,并得到传承的未来,是城市更好的未来。
一维的文字建构认知,二维的图片辅助意象,被三维构造环环相扣地组织起来,阅读本书成为一场空间穿梭的旅程,与嘉庚故里实体空间相映成趣。希望读者朋友们也能在阅读本书时享受这一旅程。
作者借鉴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一种模式语言》的研究方法,深入研究集美学村和集美大社的空间与社会结构。通过空间分析的视角,揭示两个地区随时间变化的空间发展和社会联系,以及它们所承载的集体记忆。作者通过细致的空间调研,为社会史增添新的维度,让社会面貌和物理环境栩栩如生。行为特征、共同记忆、价值追求、人际互动,最终都反馈于空间再发展,使集美成为那个特别的地方,成为丰富多彩的世界中特别的存在。本书不仅分析了现状,还探讨了理想状态,希望让利益相关者参与进来,消除问题与解决方案之间的隔阂,不仅为嘉庚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建筑设计和规划设计提供了宝贵的见解和方法。
刘昭吟:博士,集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外聘教师,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顾问,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富布赖特访问学者。译著《以市民为中心的社区治理:奈良町的居住与福祉》(2022)。
张云斌:建筑师,自在建造工作室创始人,工作与生活在温州。毕业于瑞典皇家理工学院(KTH),建筑专业理学硕士。曾参与泉州美丽古城 家园共造社区营造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