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将我国高铁建设的现存优势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相结合,基于“两业融合”视角,系统剖析了高铁开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在系统梳理相关文献及政策脉络的基础上,本书首先对核心概念和测度指标进行界定和说明,对发展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接着,理论分析高铁开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直接和间接作用机制;然后,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综合效率出发,运用地级城市数据和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影响及直接机制,并对时空效应及异质性进行深入剖析;接着,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集聚以及协同集聚三个层面对“两业融合”视角下的间接机制进行验证;最后,梳理研究结论,就我国高铁布局优化、“两业融合”发展和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出对策建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智能治理实验室助理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发展、技术创新、交通基础设施的经济效应等。持续关注制造业转型升级、高铁开通的经济效应、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等领域的前沿研究和相关政策,具有较为丰富的研究经验。近五年来,在《中国工业经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国际金融研究》《经济地理》《南方经济》等国内期刊发表文章十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创新项目多项,研究成果多次被国家级权威机构转载和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