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歧路:19-20世纪的知识分化及其政治、文化场域
定 价:¥86
中 教 价:¥51.60 (6.00折)
库 存 数: 1
现代知识分类体系诞生于1920世纪的西方世界。本书试图通过对数个文学史和思想史个案的研究,努力探索形成这一体系的复杂的社会、历史和政治机制,指出导致近代知识分化的力量源自古今、中西文明形态之间的激烈冲撞和再造。作为普遍文明进程的结果,从欧洲出发、终结于欧洲的文明等级论长期以来塑造了今天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知识基调,其中隐藏的殖民主义意识形态使文明的道路在某种程度上偏离了正途。清理现代知识体系背后的文明论色彩,回溯其基于东西方文明交汇而形成的源流,应当成为今日人文研究的最为紧迫的课题之一。现代知识分类体系诞生于1920世纪的西方世界。本书试图通过对数个文学史和思想史个案的研究,努力探索形成这一体系的复杂的社会、历史和政治机制,指出导致近代知识分化的力量源自古今、中西文明形态之间的激烈冲撞和再造。作为普遍文明进程的结果,从欧洲出发、终结于欧洲的文明等级论长期以来塑造了今天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知识基调,其中隐藏的殖民主义意识形态使文明的道路在某种程度上偏离了正途。清理现代知识体系背后的文明论色彩,回溯其基于东西方文明交汇而形成的源流,应当成为今日人文研究的最为紧迫的课题之一。
本书通过对数个文学史和思想史个案的研究,努力探索形成这一体系的复杂的社会、历史和政治机制,指出导致近代知识分化的力量源自于古今、中西文明形态之间的激烈冲撞和再造。
作者以诗性的语言,既深入思考了人文教育的历史渊源,又宏观解读了文明在历史、文学和哲学层面上的意义。
梁展,文学博士,研究员/教授,从事比较文学、思想史和文化史研究,现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著有《寻找新的主体:19世纪的革命、政治与共同体话语》(即将出版)、《帝国的想象:文明、族群与未完成 的 共 同 体》(2023) 等; 译 有《历 史 的 天 使: 罗 森茨维格,本雅明,肖勒姆》(2017)、 《牛津西方哲学史第四卷·现代世界中的哲学》(2007)等;编有《全球化话语》(2002)。
19世纪的知识分野及其历史条件 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
知识在西方近代的分化与融合
尼采论文化教育与存在的敞开
文学如何制造现实: 西方近代文学的科学系谱
海德格尔论知识的本质与德意志民族的未来
自然科学与19世纪的政治想象
从地理人种学到文化人种学: 海克尔种族等级观念的形成
身体与文明的等级:解剖学、缠足与19世纪西方的殖民想象
种族革命与国民性的形成: 理解鲁迅国民性思想的一个角度
新的政治想象:刘禾的《帝国的话语政治》
文明的歧路及其文学书写
多元的叙述:人文科学脉络中的西方文学
隐蔽的结构:布尔迪厄对《情感教育》的阅读
文明的裂变及其艺术和历史投射
让大地成为大地: 海德格尔的自然追问与艺术作品的本质
能量守恒定律与精神世界的转换: 王国维境界说的西学来源
本雅明的天使
论史学的文学化与文学研究的历史化